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5月20日,部长办公会议通过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促使教育部、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学校越发重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情况,使辅导员工作逐步走向更加专业化、职业化的道路。在高校辅导员队伍中,师范院校辅导员更是独特的存在,因为同非师类高校辅导员相比,师范院校辅导员所面对的主要工作对象是作为未来教育接班人的师范生。因此,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领路人与指导者,师范院校辅导员这支队伍的素质、能力、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下一代教育者的质量,是能否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新一任教育者的关键性问题。自20世纪70年代,由McClelland等引发“胜任力运动”以来,关于胜任力的研究备受众多领域学者的青睐。在各个研究领域既有着重于实践并应用于企业的岗位胜任力模型建构的研究,也有学术界基于胜任力的理论进行的行业或特殊岗位胜任力模型的开发与应用的研究。尤其近年来开始广泛利用胜任力的相关理论作为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立足点。考虑到师范院校辅导员岗位的特殊性与重要性,本研究以构建师范院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为目标,进行实证性的研究。本研究旨在以关键行为访谈法为主,获取师范院校辅导员所应具备的胜任力,辅以核检表法、文献法、专家小组法等常用的方法,力求构建能够准确反映其岗位特征的胜任力模型,并着意深度挖掘必备的潜在特质。构建师范院校辅导员胜任力结构模型,有助于有效的描述辅导员成长发展过程,全面的描绘优秀师范院校辅导员的特征。另外,该研究主要以关键事件访谈技术作为行业胜任特征模型建构方法,因而对其有效性有一定的验证作用。主要研究结论:师范院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共包含35项胜任特征,分为知识与技能、自我概念、动机与特质和社会角色四个维度。其中有11鉴别性胜任特征,分别为:公平公正、分析式思维、成就导向、了解学生、人际理解、应变能力、关系建立、信息搜集、问题解决、沟通能力、归纳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