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多数语言学家致力于语言类型学的研究,以此来探讨语言的共性,Leonard Talmy也不例外。Talmy从词汇化模式、事件整合类型学等相关理论的角度对语言类型学进行了探索,他的研究成果不仅为研究者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有利于进一步探讨语言的普遍性。通过对运动事件词汇化模式的研究,Talmy认为世界上的语言可以划分为两种主要类型:卫星语框架语言和动词框架语言。Talmy的语言类型两分法理论适用于整个宏事件。然而,大多数国内外学者对于词汇化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移动动词,即运动事件,对其它四类框架事件的研究相对甚少。因此,本论文从另一类框架事件着手,即以施事性状态变化事件为研究视角。施事性状态变化事件是Talmy所提出的宏事件之一的状态变化事件的一个小类别。Talmy认为,在状态变化事件中,英语存在两种框架语言的并行模式,而汉语则表现为更强的卫星型框架语言的特征。有鉴于此,本论文是为了进一步确认汉语类型的归属,是否如Talmy所说的那样。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在语料选取上,从7部英文原小说中选取表达施事性状态变化事件的句子作为语料,然后找出相对应的汉语译句。首先统计所挑选的句子的词汇化模式的类型所占的比例,然后分析英汉两种语言各自表达“施事性状态变化”的形式以及句型特征,最后对比分析英汉两种语言表达“施事性状态变化”的异同点,探索差异产生的原因以及在语言学习中的影响。在借鉴语言学理论上,以Talmy的理论为指导,以李福印的研究为背景,从形式与意义的角度去分析英汉是如何表征施事性状态变化事件的。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用描写与解释、对比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所搜集的语料进行定量分析。在解释差异产生的原因时,略微涉及了历时的研究方法。⑵通过对语料的分析,发现在表征施事性状态变化事件时,英语和汉语均存在两种词汇化模式,不过汉语主要以卫星框架语言为主,辅之以动词框架语言,属于混合型框架语言。此外,英语倾向于用动词来表达状态变化,而现代汉语主要用附加语来表达状态变化。英汉语尽管具有相同的词汇化模式,但在具体使用时却存在差异,而非一一对应,如动词对动词,附加语对附加语。在阐释存在差异的原因时,主要从思维方式、汉语动补结构的演变以及双音化现象等方面去解释。通过分析异同点,对于语言学习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