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间金融是指不受官方监管的各种投资和资金借贷活动。从现实情况来看,民间金融的存在弥补了正规金融的某些不足,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提升金融体系效率、完善地方信用体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理论研究情况看,学术界对我国民间金融的研究还不够深入,部分学者对民间金融还存在着一定的偏见,这种局面不利于我国民间金融的良性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民间金融进行一个比较系统的研究,为国内更好的政策制定提供借鉴。 本文首先从需求、供给和文化的角度剖析了民间金融在我国的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接着,本文依次介绍了我国民间金融的资金规模、不同形式、契约特点和资金用途等,以此勾勒出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的基本情况。鉴于利率是研究民间金融的一个关键变量,本文专门对其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就实证得出的两个重要结论给出了相应的经济学解释。随后,本文通过统计和制度分析对民间金融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也指出了民间金融存在的一些负面影响。有鉴于此,政府对待民间金融既不可放任自流,也不能一味限制打击,而应当“疏堵”结合、促其规范。所谓“疏”,就是规范民间金融的发展,引导民间金融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一面,建立各种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民间金融构筑一个合法的活动平台;“堵”就是堵住民间金融的负面作用,通过各种措施,加大正规金融对中小企业和三农经济的贷款支持力度,增加支农贷款的投入,加大打击高利贷和社会黑势力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