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加热方式下煤颗粒加压富氧燃烧特性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eduiz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富氧燃烧技术被认为是最有潜力的CO2捕集技术之一,加压富氧燃烧技术由于具有发电效率高、污染物排放低等优势,被认为是一种更加高效清洁的二代富氧燃烧技术。受限于实现高温高压条件的实验台架搭建困难,目前对于煤颗粒在高升温速率、较宽压力范围内的燃烧特性实验研究相对较少。本文自主搭建了一套加压聚光光热快速升温实验台架,可以实现热解和燃烧过程中颗粒形态、温度、燃烧动态图像、产气信息等多参量实时测量。详细考察了红沙泉(HSQ)和五彩湾(WCW)两种煤的加压热解以及加压富氧燃烧特性,从而更深层次理解和掌握加压富氧燃烧的反应历程,为增压富氧燃烧锅炉设计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热解是燃烧过程的第一步,首先在搭建好的加压聚光光热快速升温实验平台上制备了不同压力(0.1~1.5 MPa)以及热解气氛(N2、CO2)的煤焦,研究了压力以及热解气氛对于煤焦的结构特性以及其燃烧反应性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压力的增加,N2气氛下焦产率增加,CO2气氛下焦产率下降。CO2气氛下制备的HSQ煤焦比表面积在常压0.1 MPa和1.5 MPa条件下分别是N2气氛下制备煤焦的6.46和9.03倍。随着压力的增加,两种气氛下制备的煤焦的化学结构都趋于更加稳定,这也使得高压下制备煤焦的燃烧反应性有所下降。相同压力下,CO2气氛下制备的HSQ煤焦的芳香化程度高于N2气氛制备的HSQ煤焦,高压下由于CO2与焦炭的气化反应增强,对无定形碳的消耗增多,这种差异更明显。但是由于物理孔隙结构差异的主导作用,使得CO2气氛下制备的HSQ煤焦燃烧反应性更好。煤焦的燃烧反应性受煤焦物理结构和化学结构共同影响。随后研究了压力(0.1~2.5 MPa)、氧气浓度(21%~40%)以及气氛条件对于煤颗粒富氧燃烧着火特性及气体释放特性的影响。不同实验工况观察到三种不同的着火模式,分别为焦炭的异相着火(模式1),挥发分的均相着火(模式2),煤颗粒的均相异相联合着火(模式3)。随着压力以及氧气浓度的提高,颗粒的着火模式呈现模式1→模式2→模式3的演变趋势,着火模式发生转变的压力值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在O2/CO2=30%/70%和O2/N2=30%/70%气氛条件下,随着压力的增加,煤颗粒的着火时间和燃尽时间均减小,同时着火模式呈现模式1→模式2→模式3的转变,且颗粒的最大膨胀比逐渐增加。但是当压力大于1 MPa时,着火时间基本不变,着火模式保持为模式3,着火模式与着火时间随压力的变化具有一致性。相比O2/N2气氛条件,O2/CO2气氛条件下由于气化反应对碳的消耗会使得颗粒的燃尽更快。无论是O2/CO2气氛和O2/N2气氛,提高压力都可以大大降低烟气中NO的排放,但是O2/CO2气氛下NO的排放更低。最后在不同压力(0~1 MPa)下,研究了气体流速对煤颗粒富氧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气体流速对于煤颗粒着火机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低压条件下,在高压条件下颗粒的着火机理主要受氧气浓度影响。低压下,随着气体流速的增加,颗粒着火会有所提前,而在高压条件下,颗粒的着火时间则随着气体流速的增加而增加。低氧浓度时,气体流速的增加会使得焦炭不完全氧化增加,CO生成增加,促进NO和CO/焦炭的还原;而对于高氧气浓度,流速的增加则相应减少烟气停留时间,导致NO和CO/焦炭的还原受到抑制。
其他文献
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GPCR)是人类最大的膜蛋白受体超家族,它可以响应多种信号分子并介导胞内众多生理进程。以GPCR为靶点的药物约占现有批准药物的三分之一,是目前研究最深入和最吸引人的药物靶点。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在大脑的神经信号传递中起着关键作用,影响着许多生理和精
配电网的合环操作是转供电或实现不停电检修的常规手段,然而合环操作可能产生过大的合环电流,对配电网稳定运行带来冲击。相比于传统配电网,智能配电网的运行方式更复杂,合环电流冲击可能更严重,合环条件也更难通过经验判断。因此,利用智能配电网中的高精度测量装置、快速通信系统以及调控设备,准确预估合环电流、降低合环电流冲击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基于上述理由,论文围绕智能配电网的合环电流计算与调控问题展开
在自然界和工业界中,声波携带着丰富的信息,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近年来,由于传感距离长、可分布式探测和灵敏度高等独特优势,基于相敏光时域反射仪(phase sensitive 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Φ-OTDR)的全光纤分布式声波传感器(distributed acoustic sensors,DAS)在地质资源勘探、结构健康安全监测和周界安防等领域得到
几何体拟合算法作为检测产品规格是否合格的重要算法之一,其主要任务是根据产品数字化的表达形式之一——三维点云数据,计算出产品的参数,检测产品规格是否合格。市面上大多数几何体是由规则曲面组成,因此,几何体拟合过程实际上是规则曲面拟合过程的集合,典型的曲面拟合算法主要包括基于最小二乘法的规则曲面拟合算法、基于特征的规则曲面拟合算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规则曲面拟合算法。然而,现有算法的拟合效率和拟合准确度都不
第一部分:人钙化性主动脉瓣中Sam68的表达及自噬水平改变目的:检测人钙化性主动脉瓣膜与对照组标本,比较Sam68的表达变化,明确主要表达Sam68的细胞类型,同时检测钙化瓣膜组织自噬水平的改变,方法:经过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伦理委员会申请批准,参考ESC/EACTS联合发表的《心脏瓣膜病管理指南》,选取主动脉瓣中到重度狭窄的CAVD患者,获取术后钙化性人主动脉瓣组织切片,茜素红染色检测瓣膜组织
量子纠缠操控的实现推动了量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管是在量子通信还是量子计算领域,都广泛的应用了量子纠缠态,其潜在用途已在各种应用中得到了证明。目前的研究表明,利用光力相互作用可以在腔光力系统中实现光学模式和力学振动模式间的纠缠,同时也可以实现不同光学模式或者力学模式间的纠缠。这使得腔光力系统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可以制备具有多样性的量子纠缠态,腔光力系统将有望用于实际的量子信息和量子通讯
强磁场已成为现代科学领域越来越重要的极端实验条件之一。同时,随着大功率太赫兹源、核磁共振等前沿大科学实验的发展,人们对磁场稳定度、强度和持续时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同时具有高场强、高稳定度特点的平顶脉冲强磁场技术被提出并得到深入研究。为了实现高稳定度的平顶脉冲磁场,一般采用高频补偿电源与大电流主电源结合的方式,补偿电源在主电源电流(磁场)达到平顶阶段后,对其进行补偿,提高纹波水平。但现有的平顶脉
目的: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创伤性骨折患者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除了发挥抗菌作用外,还具有促进血栓形成的作用。在这项前瞻性研究中,我们研究了NETs在创伤性骨折患者血栓形成中的作用,以及生物标志物NETs是否可用于辅助诊断患者的血栓形成风险。方法:本研究纳入自
随着5G技术的快速发展,微波介质陶瓷滤波器因其具有体积小、高Q值、高功率容量等优势,被大量用于5G基站,但是高性能的陶瓷介质滤波器离不开高性能的微波介质陶瓷材料。因此开发性能优异的微波介质材料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以LaAlO3基微波介质陶瓷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传统固相法制备La1-xYxAl O3(x=0-0.2)和La Al1-x[Mg0.5Ti0.5]xO3(x=0-0.2)系列陶瓷,并通过XRD
电磁轨道炮采用全电的发射方式,借助电磁力加速物体至高速,其发射效率等于电能到动能的转化率。如何提升发射效率一直是电磁轨道发射技术的研究热点和发展瓶颈。高功率脉冲电源分布式储能、分时序触发的策略设计是提升电磁轨道发射系统效率的有效途径,但分布储能式电磁轨道炮的实物研制周期长、试验成本高,因此仿真建模成为评估其整体动态性能、研究效率提升方法的必由之路。首先,建立分布储能式电磁轨道发射系统的仿真计算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