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麦考酚酸酯(MMF)是广泛使用于实体器官移植后的一种免疫抑制剂,口服后在胃内快速水解为生物活性物质霉酚酸(MPA)[1],通过非竞争性抑制次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的活性,从而抑制嘌呤的合成途径有选择的抑制T/B淋巴细胞的活化,进而发挥抑制器官排斥、维护移植器官的功能[2]。患者对麦考酚酸酯普遍耐受,但其副作用主要胃肠道不良反应、造血障碍以及致病微生物机会性感染增加[3]。MMF相关性肠炎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十分清楚,大多数临床器官移植专家及相关科研人员认为与MPA或其代谢物的局部毒性有关[4],但对MPA的抗增殖毒性对肠道上皮间淋巴细胞所起到的影响还未有报道。肠道既是整个消化系统的重要功能器官,同时也是机体的重要免疫器官。肠上皮间淋巴细胞(IEL)定位于上皮细胞与基底膜之间,作为抵御外界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屏障,在肠道功能维护、免疫监视及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5]。其中γδT淋巴细胞是IEL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肠道粘膜组织中占据10%-37%,在小鼠肠道中占据高达40%,可见γδT淋巴细胞在肠道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6]。已知在炎性肠病(IBD)中,由于上皮紧密连接(TJ)结构的恶化,肠屏障功能受损。在进行的细胞培养研究表明,某些促炎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干扰素γ,白介素13等通过降低紧密连接(TJ)蛋白表达,刺激细胞骨架收缩和诱导上皮细胞凋亡来削弱屏障功能[7]。我们设计了此实验,通过灌入麦考酚酸酯悬浊液建立MMF相关性肠炎小鼠模型,通过了解麦考酚酸酯对肠道γδT淋巴细胞的变化以及血浆IL-6、TNF-α分泌表达的影响,探索麦考酚酸酯引起肠道炎症可能的作用机制,为预防及治疗麦考酚酸酯相关肠炎提供思路。方法:成年雄性C57BL/6(C57)小鼠随机均分为2组:生理盐水(NS)组,麦考酚酸酯(MMF)组,MMF组小鼠按照500mg/kg·d,每天灌胃一次霉酚酸酯悬浊液,NS组小鼠灌胃相应体积生理盐水含有相同剂量的吐温-80及苯甲醇的悬浊液,均连续灌胃15天。每天监测小鼠的体重,观察排便情况。流式细胞学检测小鼠各段肠道γδT细胞的变化,Elisa检测血浆IL-6和TNF-α浓度变化,HE染色行肠道病理检查。结果:经过15天连续灌注麦考酚酸酯悬浊液,MMF相关性肠炎小鼠模型建立,表现小鼠粪便含水量增加,小鼠体重下降。与对照组相比,MMF组小鼠体重逐渐下降,NC组小鼠体重变化不明显。MMF组小鼠体重在第11天以后与第1天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C组小鼠体重在实验期间变化不明显,P>0.05。两组小鼠体重变化有显著差异,P<0.05。从第11天起MMF组小鼠粪便含水量明显增大。MMF组与NS组比较,小鼠肠道上皮细胞间淋巴细胞(IEL)中γδT细胞比例下降,血浆IL-6和TNF-α浓度升高(P<0.05),免疫组化提示MMF组肠道上皮细胞大量分泌IL-6;肠道病理显示:肠道绒毛及黏膜水肿充血,炎症细胞浸润,隐窝内可见凋亡细胞增多,部分呈现绒毛脱落。结论:麦考酚酸酯可以引起小鼠肠道IEL中γδT淋巴细胞比例下降,血浆促炎因子IL-6、TNF-α分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