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油茬口下水稻不同栽植方式对氮素和温光资源利用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perorn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四川盆地主要稻田种植模式菜/油茬口下水稻不同栽植方式对氮素养分、光温资源利用特性的影响,以及气象因子与稻米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关系,为实现本地区水稻光温资源高效利用和优质高产提高理论和实践依据。2019-2020年,在四川成都市温江区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试验田开展试验,以宜香优2115为试验材料,主区为青菜(M1)、油菜(M2)2种前作,副区为3种水稻栽植方式:机直播记为T1,机插2019年和2020年分别记为T2-1和T2-2,人工移栽2019年和2020年分别记为T3-1和T3-2,机插和人工移栽播种时间2020年较2019年提前近1个月。研究了菜/油茬口下水稻不同栽植方式的产量形成、氮素养分吸收利用、稻米品质差异和光温资源利用,探讨了气象因子与产量构成和稻米品质形成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菜/油茬口下水稻不同栽植方式对产量及其形成的影响。与油-稻模式相比,虽然菜-稻模式水稻的每穗粒数显著下降,但有效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显著提高,从而使其产量在2019和2020年分别提高了12.72%和8.30%。就栽植方式来看,在两个茬口下水稻产量均表现为机插>人工移栽>机直播,相比人工移栽,机插的有效穗数显著提高,两年平均产量提高了4.65%,机直播尽管有效穗数也显著提高,但每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降低,导致两年平均产量下降了8.77%。菜-稻模式下机插稻增产的原因在于全生育期延长,有效穗数适宜,总叶面积大,抽穗期剑叶净光合速率高。2、菜/油茬口下水稻不同栽植方式对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与油-稻模式相比,菜-稻模式提高了成熟期地上部茎鞘、叶片和穗部氮素积累量,以及氮素偏生产力,2019年氮素回收利用率也显著提高。相比人工移栽,机插提高了茎鞘氮素转运率、氮素转运贡献率、氮素偏生产力和氮素回收利用率,同时菜-稻模式下机插还提高了叶片氮素转运率,而机直播却降低了氮素偏生产力和菜-稻模式下的氮素回收利用率。3、菜/油茬口下水稻不同栽植方式对稻米品质的影响。茬口和栽植方式对稻米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和淀粉RVA特征值均有显著影响。与油-稻模式相比,菜-稻模式蒸煮食味品质较优,淀粉RVA特征值更符合优质稻米特点,但加工品质较差。同一茬口下,精米率和整精米率表现为人工移栽>机直播>机插,糙米率和垩白度机直播稻米最大;机直播稻米蒸煮食味品质总体劣于人工移栽和机插稻,具体表现为米饭硬度最大,平衡值、粘度值、食味综合评分值最小;而人工移栽和机插稻米淀粉RVA峰值粘度、最低粘度、崩解值较高,而最终粘度、消减值较低,会使米饭具备更佳的香气和滋味。4、菜/油茬口下水稻不同栽植方式对温光资源利用的影响与油-稻模式相比,菜-稻模式下水稻积温生产效率和降水生产效率显著提高,但总生物量光能利用效率显著降低;同一茬口下,全生育期有效积温、降水生产效率、光能生产效率、积温生产效率和籽粒光能利用效率均表现为机插>人工移栽>机直播,且后者与前二者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综合而言,菜-稻模式下机插稻与该区水稻季温资源匹配度最高,更有利于温光资源的充分利用。5、田间气象因子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用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建立的气象因子产量预报方程标准化回归系数显示,2年水稻产量主要与阶段生育期或全生育期内有效积温和总辐射量呈正相关,与全生育期内降水呈显著负相关,而与阶段生育期降水量和年际间平均气温无显著性规律。本试验中,菜-稻模式下机插稻有效积温、光辐射量均最高,根据气象因子产量预报方程,易获得高产。6、田间气象因子对水稻品质的影响稻米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淀粉RVA特征值与灌浆结实期的气象因子关系紧密。灌浆前期,总温差增大会使加工品质变优,外观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变差;灌浆中期,总温差增大会提高整精米率、米饭食味,日均气温升高使精米率降低,总降水量增加会使加工品质整体变差;灌浆后期总温差与外观品质呈正相关;另外,抽穗后10-30d气温增高和总温差增大会提高稻米蒸煮食味品质。辐射量集中在抽穗后10-30d内对稻米品质影响大且为正效应,可提高整精米率,降低垩白度,提升米饭食味品质。在抽穗后0-20d降水量增大,会降低整精米率。综合而言,菜-稻模式下机插水稻生育期适当延长,温光资源利用率和氮素吸收利用率高,产量构成因子合理,易获得高产,且稻米外观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较优,与该区水稻季光温资源匹配度高。
其他文献
绿道作为线性开敞空间,是开展线性体力活动的重要载体。人群通过线性体力活动进行健康主动式干预,绿道通过承载线性体力活动提供健康支持性功能,由此搭建线性体力活动与绿道环境的桥梁。但现有绿道设计重视生态及美学价值、忽略具人文关怀的健身支持功能,因此,挖掘线性体力活动需求并完善其在空间中的供给现状,创造供需适应的户外健身环境具有重要价值。基于以上思考,本文以“线性体力活动”为落脚点,展开对线性体力活动人群
学位
中国悠久的历史积淀造就了各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少数民族村寨作为民族发展的缩影,诉说着各族人民在长期生活及生产中,创造并传承的民族文化。其中,文化符号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播介质,阐释着社会生活与文化、人类精神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使得民族文化能够传承至今。然而,如今人们对文化符号内涵的忽视,使民族传统文化逐渐失落;在景观应用中的表象化设计,令景观逐渐丢失了各族文化特色的传承。本文分为理论研究、背景研究、文化
学位
现今社会城市化的进程逐步加快,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物质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极大丰富,人们对城市公园的建设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城市公园的功能需求已经从简单的亲近自然、满足社会性交流和集散活动的单一功能需求逐渐转变为对生态性、景观性、功能性等多种复合型的功能需求。近年来大多数城市公园的构建都仅注重于追求丰富的植物元素、空间形态和景观构筑物,仅考虑到空间视觉感受,较少地考虑到不同景观空间环境给人带来的
学位
地铁网络似遍布城市各处的大动脉,为市民提供了缓堵便捷的出行条件,承载着城市的发展。但是,城市发展在跑出“加速度”的同时,忽略了地铁站口空间的通行、停驻、娱乐等方面的犯罪预防需求,空间安全系数较低,出行品质较差。因此,从环境设计预防犯罪角度出发,利用景观提高地铁站口使用者的安全感,增强地铁站口空间安全性,有利于促进地铁向更高品质发展。首先,通过对成都市已建成地铁所在行政区的基础规划资料、地理信息数据
学位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建设美丽乡村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的重要讲话指出:“四川是产竹大省,要因地制宜发展竹产业,让竹林成为四川美丽乡村的一道风景线”。由此可见,竹资源成为四川美丽乡村建设重要的资源,是四川美丽乡村建设的一条好路子。宜宾市竹资源富集、竹景观秀美、竹文化底蕴深厚,竹产业作为宜宾重点发展的“竹、茶、牛、猪、蚕”五大绿色富民强市产业
学位
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化工作会议提出了“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的发展目标。富有活力的居住区是建设活力宜居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住区绿地景观空间与居住区的活力密切相关。而目前我国很多居住区在建设过程中重视对绿地景观的营造,却忽略了对绿地景观活力的提升,导致居住区景观活力不足。研究居住区绿地景观空间活力提升,对建设活力宜居城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景观活力的角度入手,通过文献查
学位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环境问题日渐恶劣,诱发出了居民的各种健康风险,导致整体健康环境失衡;同时社会全面老龄化的形势也随着城市高速发展进一步严峻。老年人退休后因身体特征的变化和生活重心的转移,闲暇时间增多,但是城市中适老性的休闲环境发展滞后与其对健康的恢复需求存在一定矛盾,为其量体裁衣的环境建设仍较为匮乏。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急速推进下,贵州省遵义市积极响应相关政策,湿地公园在远近郊内大量落成,其优美
学位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色空间,是市民日常休闲娱乐活动的重要场地,也是城市人居环境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公园的数量规模也明显增长,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城市公园在生态效益、美学体验、社会功能和文化效益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对城市公园景观性进行评价探索,有助于发现其所存在优点与不足,从而提出针对性地改进策略,形成可借鉴、可推广的评价模型,为新建、改造
学位
探究水氮耦合协同秸秆还田对水稻根系生长、根际土壤环境、氮素吸收利用、产量形成及稻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为水稻节水、减氮、绿色高产栽培进一步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本研究于2019~2020年在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试验田开展试验,前茬为小麦,以杂交稻F优498为材料,设置不同水分处理方式(干湿交替灌溉-W1、淹水灌溉-W2)、氮肥运筹(总氮150 kg/hm~2,基肥∶蘖肥∶穗肥
学位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于生活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社区公园作为和人们居住环境息息相关的公园绿地,是如今居住区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社区公园对居民的日常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但随着人们对社区公园使用频率和要求的增多,一些社区公园由于修建时间较早,存在规划不合理、景观功能弱化、设施陈旧、管理维护不利等问题,难以适应现代人们对公共活动空间的需求。本文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研究基于使用后评价的社区公园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