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疗废物是一种危害很大的危险废弃物,处置不当将会成为医院感染和社会环境公害源,成为疾病流行的源头。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关注和研究医疗废物的处置,随着技术与经济的发展,出台了多项法规政策,各环节的技术要求与规范也逐渐完备,为规范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近年来,随着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医疗服务总量不断增加,造成医疗废物的产生量增多;同时,常见病、慢性病等的防治逐步向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家庭病床等基层医疗机构转移,在为人民群众提供医疗便利的同时,与之相伴的医疗废物也在向社区转移,这也为医疗废物的处置提出了新的问题。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深入访谈、现场观察、个案分析等方法系统地了解上海市卢湾区医疗废物管理现状、医疗机构医疗废弃物处置情况、医疗废物产生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比较不同规模医疗机构在医疗废物处置上的差异,调查医务人员对医疗废物管理的认知以及与医疗废物处置相关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程度,探究医疗机构医疗废弃物处置工作所存在的薄弱环节,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为医疗废物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人员培训和技术指导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在对医疗机构的研究发现,在设有床位的医疗机构中,公立医疗机构在“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和管理”环节问题较大,一、二、三级医疗机构在该环节的扣分构成比分别为58.1%,44.2%,56.6%,民营医疗机构在“医疗废物建章立制和实施”环节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和管理”环节问题集中,扣分构成比分别为51.9%,27.1%。不设床位的医疗机构在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方面合格率为87.5%,个别医疗机构存在不同类别医疗废物混放的现象,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较为全面的仅占26.8%,暂存超时限和自行转运医疗废物到外院的问题尤为突出。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主要问题在于医疗废物的转运,其医疗废物均有其所属服务中心负责收集转运到服务中心后集中处置,转运工具均较简陋,且只有少数站点对转运工具进行消毒和检测。在对处置人员的研究发现,医疗废物处置人员队伍由于工作辛苦但待遇太低导致很不稳定,平均变动率高,对9家后勤服务公司的访谈显示,人员一年平均变动率达27.4%,这大大增加了医疗机构对处置人员的培训、管理、监控的工作量,也对医疗废物处置工作质量带来问题。由于人员队伍的素质不高,大专以下占62.9%,操作缺乏标准化,不同的医疗机构之间的医疗废物管理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甚至是同一医疗机构的不同区域或环节的医疗废物管理水平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对违规案件的研究发现,违规前5位的情况是“贮存设施或者设备不符合环境保护、卫生要求”16件、“未将医疗废物按照类别分置于专用包装物或者容器”13件、“在非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或者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8件、“未对有关人员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4件和“未健全医疗废物管理制度”4件。在案件的处罚中,处罚力度过小使违规的行为得不到医疗机构应有的重视,助长了违规现象的长期出现,反复出现。同时,案件的产生也有从医疗机构相关处置人员操作违规而引发违法案件,向因病人及其家属在院内违规丢弃医疗废物而引发违规案件变化的趋势。针对研究中发现的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加强标准化建设、加强专业化建设、实施公益化建设、加强普及化宣传和强化全程化协调的对策,为做好医疗废物处置工作提供建议。加强标准化建设的关键是细化法规,明确标准,过程指导,以检促建,严格执法,加大处罚。通过制定更详细的参照标准提高医疗废物处置的标准化程度,同时考虑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医疗机构的标准应该分类制定分类指导。加强专业化建设需要成立和扶持一批医疗废物处置劳务公司,公司员工接受专业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派出到各医疗机构直接从事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医疗废物工作,逐步建立一支技术水平较高、经济实力较强的专业化处置队伍。实施公益化建设。建议政府对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的处置费用支出实施补贴,减轻被处置单位的负担,对集中处置单位进行补贴,以提高医疗废物的集中收运处置率。普及化宣传需要卫生、环保等部门针对普通民众开展医疗废物相关知识的宣传普及和环境危害警示教育,提高对医疗废物及其危害的认识。医疗机构在医疗行为过程中,告知患者及家属如何处置他们手中的棉球等医疗废物。同时,还可与国家正在逐步推行的城市社区垃圾分类工作相结合,让居民认识到医疗废物是一种特殊的危险废物。强化全程化协调。建议强化政府在医疗废物处置工作中的协调作用。在逐步推进集中处置单位上门收集转运覆盖面的同时,考虑到集中转运的效率,可以参照城市网格化管理体系,由环保部门以街道或者社区为规划单元建设专门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转设施,由专业人员和车辆设备在合理运输半径内转运接纳辖区内所有医疗废物。运用信息技术为全过程管理体系的建立提供便捷、低成本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