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手稿作为译者在翻译实践中所产生的翻译底本,直观记录翻译行为者动态的思维痕迹,是审视翻译决策过程的重要窗口。然而,由于史料搜集繁琐、文本识别困难等客观原因,翻译手稿长期以来并未引起学界关注。随着译者研究的不断深入,翻译手稿研究逐渐成为译学研究尤其是译者行为与翻译过程研究的重要一维。本研究以埃达·浦爱德与老舍合译《四世同堂》的翻译手稿为研究对象。《四世同堂》是我国著名作家舒庆春(笔名:老舍)创作的抗战题材小说,其英译本The Yellow Storm(《黄色风暴》)在国际翻译界和文学界上广受赞誉。2014年7月,《四世同堂》的全套英译手稿在哈佛大学施莱辛格图书馆被发现,成为《四世同堂》翻译研究最直接、最权威的原始记录性材料,具有重要的史料和学术研究价值。本研究将描写与解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通过手稿描写揭示各翻译行为者在翻译生成过程中的决策与行为模式。首先,基于描写译学的研究方法,将《四世同堂》的翻译过程分为塑形、修润以及定型三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不同手稿进行描写和对比,包括原文与初译稿、初译稿与誊清稿以及誊清稿与出版稿,从语言与文化两个层面描述翻译过程中译稿面貌的阶段性变化。基于译稿描写的统计数据,本研究以布迪厄的社会实践论为理论基础,运用关系主义思维方式,借助场域、惯习、资本等概念工具解释不同翻译行为者在手稿塑形、修润、定型三阶段的行为特征与选择倾向性。研究发现,《四世同堂》的翻译过程涉及多个行动者的共同参与,不同的行动者会在特定翻译阶段占据主导地位,影响甚至决定译稿面貌的阶段变化。在翻译塑形阶段,兼具原作者与译者身份的老舍作为主要行动者占据了主导地位。在“刚性文化”惯习与场域的客观结构的双向作用下,老舍的行为决策主要体现在翻译选材与翻译策略等方面。在翻译修润阶段,通过分析手稿原始记录及相关史料发现,浦爱德在该阶段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自身特殊的成长经历与文化身份认同诉求的驱动下,她大量采用直译、音译方式呈现原作中的文化负载信息。在这一阶段,浦爱德与老舍因翻译方式问题多次发生冲突。究其根本,二人冲突的根源在于不同的惯习以及因惯习生成的不同翻译观与翻译动机。在翻译定型阶段,出版社编辑成为主要行动者,编辑对译文进行了更高强度的删削,同时还对译作的书名进行了最终裁定。编辑行为的倾向性主要源于美国文学场域对翻译文学作品的接受程度,以及出版社为迎合目的语受众及市场销量的考虑。在译作的流通环节,事实证明,The Yellow Storm受到了读者、评论界、文化界的广泛赞誉。其间,权力场域、原作者老舍与原作的象征资本以及赛珍珠等场域内评论者共同推动,促成了《四世同堂》译介的成功。整体而言,《四世同堂》英译本的生成包含了原作者、译者、代理人、出版编辑与评论者等各方行动者共同参与。不同行动者的惯习、资本经由场域得以联结和转化,构建出了《四世同堂》完整的翻译出版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