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北新报》创办于1922年10月1日,终刊于1944年9月,在哈尔滨共出版发行长达22年之久。在此期间,日本殖民者由据守南满进而向北满地区进行殖民渗透,直至发动九一八事变完全占领中国东北,并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这是日本步步紧逼直至完全吞并中国东北建立殖民统治的22年,同时也是东北民众不畏牺牲、拼死反抗的22年。《大北新报》生动地记录了这段不寻常的历史,再现了近代以来日本对中国东北地区实施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的历史图景。本文以《大北新报》22年的发展历程为中心,重点描绘了在伪满洲国成立后,该报以充满殖民色彩的新闻、社论以及文艺作品为日本军事侵略活动造势,为伪满洲国殖民统治粉饰太平而开展的殖民宣传活动,文章主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大北新报》创办的背景以及该报初创时期的基本情况。东北地区近代报刊业萌芽于清朝末年,1899年8月,俄国殖民者在旅顺创办了最早的俄文报刊《新边疆报》。此后,随着沙俄殖民势力的不断侵入,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人创办的俄文、中文报刊风行于东北三省。紧随俄国人办报脚步的另一个帝国主义国家日本,也于日俄战争前后,也将新闻侵略的魔爪伸向了东北地区。近代日本对中国东北的新闻侵略始于1903年的《营口新闻》,日俄战争后,日本开始大规模在东北创办报纸杂志,为其殖民入侵造势。在外国报刊的刺激下,东北地区国人报刊业终于在日俄战争结束后艰难创办。1905年12月,东三省第一家近代国人报刊《东三省公报》由盛京将军赵尔巽倡导创立。并由此开启了东北地区近代国人报刊业的先河。在各国报刊竞相争夺东北报刊市场的过程中,1922年10月1日,中岛真雄在哈尔滨创办了中文日报——《大北新报》,该报创办后立即成为日本对中国东北地区进行文化侵略的有力工具。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伪满“新闻统制”政策以及伪满时期《大北新报》经营管理、出版发行情况。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殖民者为控制社会舆论导向,每占领一地立即逼迫国人报纸停办或改版,同时大力扶植日伪报纸,占领新闻宣传阵地。伪满洲国成立后,日本又通过公开创办通讯社、组建“弘报协会”及颁布法律等手段将伪满的新闻业置于日本殖民者严密监视之下,此后先后通过三次新闻整顿,最终建立所谓的“弘报新体制”,将整个伪满报业纳入政府直接控制之下。受东北地区报刊业外部环境重大变化的影响,九一八事变后,《大北新报》从经营管理、出版发行乃至版面设计和内容风格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方面在日伪的扶植下,该报发行量迅速增加,版面不断扩充;另一方面,《大北新报》为了迎合日本殖民统治,忠实地传达官方的旨意,报纸的内容由活泼到单一,逐渐失去了其独特性和可读性。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伪“新闻统制”更加严格,《大北新报》个性缺失也更加严重,直至1944年9月,日伪“一国一报”的方针出台后,历经22载寒暑的《大北新报》最终停刊。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七七事变前,为稳定日伪殖民统治、构建殖民文化体系,《大北新报》开展的殖民宣传活动。伪满洲国成立伊始,《大北新报》利用新闻报刊的优势,积极配合伪满官方宣传攻势,一方面,极力向东北民众灌输“满洲国”国家观念及“五族协和”的民族观念,在维护伪满殖民统治的同时从精神层面割裂东北民众与祖国的情感纽带,使其最终接受“满洲国”为自己祖国,进而彻底臣服于日伪的殖民统治。另一方面,该报利用了大量篇幅介绍了日伪军“剿匪”的成绩以及东北地区中国传统儒家学说、各种宗教的情况,通过宣扬抗日将士的惨淡结局及麻痹人心的宗教教义,妄图以软硬兼施的宣传手段将东北民众彻底改造成不问世事、与世无争的伪满洲国忠顺良民。第四部分,介绍七七事变后,《大北新报》为鼓动东北民众支援日本殖民侵略、宣扬殖民文化开展的宣传活动。七七事变之后,随着日本殖民战争规模的日益扩大,《大北新报》中关于殖民战争的宣传内容逐渐增加,至该报1944年停刊前,鼓吹殖民战争的新闻报道、评论及文艺作品已经成为该报的主要内容。除了极力鼓吹战争,此时的《大北新报》还致力于配合日伪构建殖民文化体系,发展伪满殖民文化的活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大北新报》积极宣传伪满建立以来的各项建设“成绩”,同时加大“亲日”奴化思想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其报刊媒体的宣传作用,为构建以日本文化为中心的殖民文化体系添砖加瓦。与此同时,该报还特别重视对于青少年的思想宣传工作,以伪满的“二代国民”及“次二代国民”为目标,展开了具有针对性的殖民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