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整治建设内容对耕地质量的不同方面都会产生影响,其在提高耕地自然质量的同时,使得交通基础设施、耕地田块形态、农田水利设施和生态状况等因素对耕地质量的作用水平不断增强,直接影响土地使用者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经过土地整治的耕地,其质量等别变化呈现出短期突变、长期渐变的特征,因此,加强土地整治项目区耕地质量监测是准确掌握土地整治后耕地质量状况的关键工作。黑龙江省土地整治项目类别丰富、数目繁多、范畴较广,涉及到耕地质量的提升、耕地占补平衡、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等多个类型,但还没有适应于黑龙江省土地整治项目区的耕地质量监测指标体系,为了满足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规划、效益评价等需求,亟需研究黑龙江省土地整治项目区耕地质量监测方法。本文在借鉴国内外耕地质量评价和耕地质量监测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明确耕地质量内涵、构成、特征和驱动因素的基础上,对耕地、土地整治、耕地质量评价及监测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以新的耕地质量观为指导,结合黑龙江省土地整治工程概况、土地利用特征,依据综合分析等原则,选取了 33个耕地质量监测指标;通过分析黑龙江省气候、地形地貌、土壤条件等特点、国家和黑龙江省相关技术标准确定了监测指标阈值,利用函数法等制订监测指标计算标准,即监测指标的标准化处理;以土地整治项目区作为评价单元,采用层次分析法等确定各监测指标权重,建立适应于黑龙江省土地整治项目区指标本地化的耕地质量监测指标体系,构建新的耕地质量监测模型;以黑龙江省海伦市典型项目(IV)区项目为例,进行耕地质量等级监测,获得研究区在土地整治工程前后耕地质量等别的变化情况。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选择耕地质量监测指标,构建耕地质量监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明晰耕地质量内涵、构成、特征和驱动因素,以新的耕地质量观为指导,采用经验借鉴法和专家咨询法,咨询地方农业专家、借鉴已经完善成熟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合黑龙江省气候、地形地貌、土壤条件等特征以及土地整治工程类型,总计选取三十多项监测指标,其中包括有效积温、有效土层厚度、表土质地等地力指标,田间道路通达度、灌溉保证率、配套附属设施面积比例等工程指标,田块平均规模、田坎规模、耕作便利度等空间指标,农田防护面积比例、绿色植被覆盖率等生态指标,探索得出全新的、开放式可选择的、由表征耕地质量的地力质量、工程质量、空间质量和生态质量组成的、适应于黑龙江省土地整治项目区指标本地化的耕地质量监测指标体系。(2)确定监测指标阈值,无量纲化耕地质量监测指标。通过对《农用地分等规程》、《黑龙江省亿亩生态高产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和其他参考资料中对于耕地质量构成要素的相关说明、规范和标准等进行研究,结合黑龙江省气候、地形地貌、土壤条件等特点,确定监测指标阈值,进行监测指标标准化处理。定性指标的不同等级别对应不同分值,其级别的高低反映了耕地质量的好坏;定量指标的计算标准通过敲定耕地质量监测指标的阈值,利用最大值最小值法使得对于任意一个监测指标实际值都有确定的监测指标分值与之对应。(3)耕地质量监测方法与程序。以土地整治项目区作为监测单元,在开放式可选择的黑龙江省土地整治项目区监测指标本地化的耕地质量监测评价指标体系中,根据项目区实际情况,择选适宜的监测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结合特尔菲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把土地整治项目区耕地质量评价因素看作是衡量方案优劣的同等重要的方面,借鉴几何平均法,构建出耕地质量监测评价模型,编制耕地质量监测评价分级表,把耕地分为优质地、高质地、中质地、差质地,最终完成土地整治项目区耕地质量监测。(4)土地整治项目区耕地质量监测方法应用。依托黑龙江省海伦市示范区建设典型项目,经过分析该项目区土地整治工程布局以及工程措施影响该项目区哪些指标属性和影响程度大小,在本文所制定的指标体系中筛选出了有效土层厚度、土壤容重、有机质含量、田间道路类型、田间道路通达度、水源类型、排水保证率、电力设施配套率、育秧棚面积比例、田块平均规模、田块形状指数、农田防护面积比例、绿色植被覆盖率等13个监测指标,并且依据监测指标计算标准,算出监测指标得分,确定监测指标权重,构建监测评价模型,对研究区土地整治前后耕地质量等别进行评定。(5)该研究区土地整治前耕地质量得分为76.64,耕地等别为高质地,土地整治后耕地质量得分为95.17,耕地等别为优质地。从计算结果综合来看,通过科学规划并实施田间道路、农田水利等土地整治工程,研究区耕地质量得分提高了 18.53,项目区耕地质量等别由整治前的高质地提升为优质地,土地整治工程的实施使该研究区耕地质量得到了提高,为农业增产提供了有利条件,评价结果证明本文提出的耕地质量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方法的合理、可行,适用于黑龙江省土地整治耕地质量监测评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