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动关系是现代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关系着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协调稳定的劳动关系是所有市场经济国家的基本目标之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以胡锦涛总书记为代表的新一代党和国家领导集体意识到改革开放三十余年带来了巨大的社会负效应,已经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中国进一步健康发展,适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全新的理念和伟大目标。2006年,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报告中,又明确提出了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这一目标,并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则之一。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只有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才能让社会主义中国的劳动者有尊严的劳动、有安全的劳动、有保障的劳动。社会动荡往往不是发生在经济停滞的地方,而可能发生在经历了经济增长的地方①。虽然中国从1978年开始,实现了数千年历史上未有的经济增长,但是中国已进入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期,特别是在劳动关系领域内,存在着诸多严重的、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劳动纠纷增多、劳动群体事件频发、劳动者基本权益保障不力、利益分配不公、工会起不到应有的制衡资方的作用、劳动关系领域内的非政府组织弱小,不能分担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劳动的法律法规执行力度不够、政府监察不力等等。这些问题表现为劳动关系的不和谐,成为制约中国下一步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不利因素。努力解决当前存在的劳动关系不和谐问题和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从研究新时期劳动关系的新特征入手,从政治学原理出发界定了新产业工人和和谐劳动关系的概念,深入分析了建国以来劳动关系的演变和当前不和谐问题的表现形式和对企业、地方政府、国家的影响,明确了和谐劳动关系的内涵,构建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体系的创新路径。进行了劳动者参与制度的创新探讨、提出了关于新产业工人工会组织的工人代表大会法建议稿,政府角色定位研究,非政府组织角色定位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制度的创新探讨,提出了企业责任内化的全新观点。提出了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创新模式“政府主导的四维良性互动模式这一劳动关系调整模式,力求从政治学的独特视角对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提供有益的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