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流动人口总量正在进入调整期,2015年起全国流动人口规模从此前的持续上升转为缓慢下降,但至2017年仍有2.44亿人,占全国总人口数的17.6%,其中以劳动年龄人口居多。这一群体在流入地工作、生活,是流入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由于一些原因这部分群体难以真正的获得市民待遇,难以像本地居民一样稳定、有保障的工作生活。流动人口能否获得市民待遇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在多大程度上融入,既关系到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是否受到保护,还直接影响到城市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因此如何让流动人口群体真正融入迁入地,完成在迁入地的“市民化”是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流动人口群体内部也呈现出诸多新的变动趋势,这些新的特征将可能会影响到流动人口是否能够在流入地顺利进行“市民化”,也关系到未来推动流动人口市民化的政策方向。为了解我国流动人口变动发展新趋势,以及在这种趋势下的流动人口市民化情况及影响因素,本文进行了以下三方面的主体研究:本文利用2012年—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分析当前我国流动人口在结构上出现的各种变化趋势,发现这一群体在年龄、受教育程度等个体特征方面,家庭迁移特征方面,就业、收支、社保等经济特征方面均呈现出新的变化。本文建立了以就业市民化、经济市民化、居住市民化、社保市民化和身份市民化为五个维度的流动人口市民化综合测量指标体系,测算全国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流动人口的市民化水平,对全国及重点地区的市民化情况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分析。结果显示2012年—2015年我国流动人口总体市民化水平略有提升,但仍存在很大发展空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直辖市流动人口市民化水平更高。本文主要利用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对流动人口的市民化水平进行回归分析,结合当下流动人口结构呈现的一系列变动发展趋势,来综合判断影响流动人口市民化水平的因素及未来政策需要着重关注的方面。发现流动人口的性别、年龄、流入和流出区域、家庭、就业与收入等都会显著影响到其市民化程度。政府需要减轻户籍社会福利、公共资源之间的关联,注重提升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本,还需要额外关注女性流动人口群体、中老年流动人口群体与流动儿童群体在迁入地的工作、学习、医疗状况,做到多管齐下,全面提升流动人口在迁入地的融入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