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庸作为当代华文文学领域影响最为广泛的小说家之一,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因其创作的15部武侠小说所产生的巨大轰动效应而确立了新派武侠一代宗师的地位。金庸小说至今共经过两次大规模的修订,第一次修订版的《金庸作品集》于1980年面世并畅销不衰, 1999年金庸对其小说再次进行大规模修订,一时间舆论哗然,其修订本身成为热议的文化话题。2006年二次修订的《金庸作品集》在一片争议声中面世。反观其修订历程,可见在通俗文学史上,像金庸这样对作品修改力度之大,时间之长,态度之严谨的作家是绝无仅有的。像金庸这样一位通俗文学作家,修改作品引起如此热议的现象更是前无古人。金庸修改旧作客观上不仅涉及对其武侠小说基本定位的认识,还体现了对武侠小说价值的评判。故尔,金庸作品的两次修订值得学术界关注也理应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本论文选择“金庸小说的版本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碧血剑》一书作为切入点,《碧血剑》是金庸的第二部小说,创作于1956年,在金庸所有小说中并非最具代表性的一部,然而一则金庸初创《碧血剑》及两次修订分别跨人生青年、中年、老年三个阶段,两次修订时分别以年近五十和年近八十的阅历和心态回首修订而立之年的热血之作,不同的境界、情感和趣味自然而然在文本中得以表现。另外,金庸本人在两次修订版后记中都一再言明对《碧血剑》一书的修订所费心力甚多,前后差异甚大,因此通过对《碧血剑》作细致的版本校勘更有利于探究金庸历时性的创作心理、思想状态以及修订动因。本论文共分三章,第一章首先对港台和大陆的金庸小说版本流变进行了归纳、梳理,对每一地域的《碧血剑》版本作简单说明。第二章分别从人物、情节、语言、开篇、结局等方面对《碧血剑》三个版本作了深入细致的校勘,通过三个版本间人物形象的演变,尤其是对李自成形象的颠覆性塑造,可见金庸作为南来文人,移民思想的转变历程在小说中的清晰体现。在情节发展方面,主人公袁承志的江湖路由顺利转为坎坷,体现了金庸力图通过修订弥补原版文本单薄的努力。通过分析旧版到修订版开头部分的差异,探寻了金庸在五十至七十年代史学意识的逐步强化,及其写作态度上由娱乐性转向思想性的传统文人责任意识的复归。从修订版到新修版间人物结局的变化,可见金庸力图贴近世俗、凸显人性的努力,同时对袁承志与阿九的感情结局的处理也显现了金庸受沈从文影响的痕迹。在从各个角度细致校勘后,从而对旧版、修订版、新修版各自文学性的优劣或艺术价值作出评析。第三章在此基础上探求金庸修订作品背后的深层动因,试从成就经典心态下的艺术完善、影响焦虑下的再创作等几个方面分析了金庸修改小说的源动力,以及“修订”对于金庸小说经典化的意义,甚至是对武侠小说乃至整个通俗文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