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在人均寿命延长的同时,由于近年来心脏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心肌梗死患者的存活率逐渐提高,从而因冠心病导致的心力衰竭患者所占比例亦逐渐增多,冠心病已成为导致我国人群心衰的主要病因。大量的研究证实,心衰患者进行运动康复是安全的,并且可以通过运动康复可以使心衰患者提高运动耐力,改善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和心脏事件发生的机率]。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数心衰患者过于夸大心脏运动康复的风险性,过分担心,焦虑,造成依从性较差。康复运动的依从性与康复运动的质量密不可分。研究显示,老年冠心病心衰患者中伴发焦虑、抑郁障碍的比率较高(24-42%),这些不良情绪反过来对心衰患者造成负面影响,导致恶性循环[4]。另有研究表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激活是冠心病心衰形成的主要机制,而不良的心理因素和A型行为反应方式往往起着扳机作用。以上种种证据表明,老年冠心病心衰患者中伴发负性情绪的比例较高,对患者预后以及下一步的康复治疗必将产生负面影响。通过本研究,了解冠心病心衰患者实施运动康复治疗前后的心理状况,并针对性地予以心理干预,提高治疗的依从性,以探讨改善冠心病心衰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研究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心衰患者运动康复治疗中的心理状况以及心理治疗的干预作用。资料与方法将住院的82例老年冠心病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与正规的心衰药物治疗及在专业康复治疗师指导下的康复运动训练,干预组同时接受正规的心理治疗,采用HAMD、HAMA进行评定,并对血压、心率、血糖、血脂、常规心电图、心脏彩色多普勒、6分钟步行距离、心功能(NYHA分级)等指标进行监测,于治疗4周、6月后分别予以评定。结果入组时两组肯定抑郁者为53例(64.6%),肯定焦虑者为36例(43.9%),两组HAMD及HAMA评分、血压、心率、血脂、6分钟步行距离以及心功能等指标无显著性差异;4周、6个月后干预组HAMD总分分别为16.48±5.46分及6.36±2.98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3±6.41分及11.28±3.23分(P均<0.05);4周后两组患者的心率、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6分钟步行距离以及LVEF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而6分钟步行距离在干预组改善更加明显;6月后干预组心率、血脂水平、6分钟步行距离以及LVEF等指标改善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心理治疗能有效改善老年冠心病心衰运动康复治疗中的负性情绪,改善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