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基础的年龄差异及其与道德判断的关系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ongno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基础理论(Moral Foundations Theory,MFT)提出了人类道德行为的六项基本准则:关爱、公平、自由、权威、忠诚、圣洁,并认为上述道德准则会随着个体的社会化而逐渐内化。当个体需要进行对错判断(即道德判断)时,可以依据这些内化的准则作出快速、自动化的直觉判断。尽管处于相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可能共享某些道德基础准则,但是不同的群体甚至个人对于特定事情是否是道德的判断可能完全不同。个体的道德基础是通过社会学习得来的,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传统文化受到严重的冲击和挑战,社会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老年人和年轻人所处的不同成长环境使他们学习内化了不同的道德基础准则,而且对不同道德基础准则的重视程度也会有所不同,即他们的道德基础可能存在差异。这种道德认知上的差异会形成心理上的隔阂,给两代人之间思想感情的相互交流造成严重障碍。本研究试图探讨个体进行道德判断时所依据的道德基础及其年龄差异,以及它们对人们道德判断的影响。本研究包含三个部分:研究一根据道德基础情境问卷(Moral Foundations Vignettes,MFVs)的基本指标体系和框架对原问卷进行翻译修订,并检验其信效度。通过网上施测平台发放问卷与线下集体施测的方式,收集来自不同地区的有效被试样本812人。原问卷经过了4次修订,最终形成中文版的道德基础情景问卷。结果发现问卷包括关爱、公平、自由、权威、忠诚、圣洁6个维度,每个维度有4个题项,共有24个题项,问卷各项信效度指标基本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要求。研究二以道德基础理论为基础,探寻道德基础是否存在年龄差异以及两类人群各自所看重的道德基础准则,包含老年被试95名(M=68.04,SD=4.617),年轻被试104名(M=20.34,SD=1.384)。该部分采用研究一修订的道德基础情景问卷,以及使用生态瞬时评估技术进行日常道德事件的收集,对老年人和年轻人的道德基础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老年人和年轻人在关爱、自由、权威、圣洁维度上差异非常显著,年轻人对于关爱、自由准则认可程度更高,老年人对于权威、圣洁准则认可程度更高。在确定道德基础存在年龄差异后,研究三将进一步探讨老年人与年轻人道德基础的差异与道德判断的关系,试图探讨个体对于道德基础的认可程度与其道德判断的关系以及老年人和年轻人在道德基础上的不同是否会影响两个群体道德判断的偏好。研究三包含老年被试88名(M=67.49,SD=4.513),年轻被试106名(M=21.28,SD=2.106)。研究三将道德两难情景归类为关爱、公平、自由、权威、忠诚、圣洁类型,调查了个体对于道德基础的认可程度与其道德判断的关系以及老年人和年轻人在道德基础上的不同是否会影响两个群体道德判断的偏好。结果发现个体对于道德基础的认可程度与其道德判断的偏好相关,如个体对于关爱基础认可程度高,对于违反关爱基础行为的道德判断会更为严苛。而老年人和年轻人在道德基础上的差异同样也体现在了道德判断的偏好差异上,如老年人更重视权威、圣洁基础,对于违反权威、圣洁基础的道德两难情景中的行为判断更为严苛;年轻人更重视关爱、自由基础,对于违反关爱、自由基础的道德两难情景中的行为判断则更为严苛。通过以上三个研究,我们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修订后的道德基础情景问卷包含6个维度,分别为关爱、公平、自由、权威、忠诚、圣洁,且具有良好的信效度;(2)道德基础存在年龄差异,其中年轻人更重视关爱、自由两组道德基础准则,老年人更重视权威、圣洁两组道德基础准则;(3)个体对于道德基础的认可程度与其道德判断的偏好相关;老年人由于更认同权威、圣洁道德基础,因此相比年轻人,老年人对于违反权威、圣洁基础的道德两难问题的判断更为严苛。年轻人则对于违反关爱、自由基础的道德两难问题的判断更为严苛。
其他文献
“半殖民性”是中国近文学的重要特征之一。相比于菲律宾、印度、缅甸等完全殖民地国家,中国的“半殖民地”性质决定了“我”面对“他者”时复杂的情感态度,中西文化不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关系,相反,其中充满了向往、矛盾、痛苦、误读、反抗等多种情形。晚清科幻小说,便是诞生于那个极具文化间性的时代,一方面它用向往追赶的姿态诉说着有关于“科学”“启蒙”“救亡”的话语,另一方面又用奇幻的想象回归到民族、传统的乌托邦世
早在1838年,查理·惠斯顿公布他所发明的立体镜时,他只能使用几组略有差异的手绘几何图形来展示立体的视觉效果,因为此时距达盖尔公布他所发明的银版照相术还早了一年。活动影像出现之后,早期的许多电影先驱都曾尝试制作立体电影,还原现实世界的渴望一直潜存在人类的心中。传统2D电影利用透视法在银幕上产生深度的幻觉,但人们对于还原真实立体世界的追求从未停止过。历史上几次3D电影的兴起,都因技术问题而不得不再次
情景记忆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功能,在饮食行为中起着关键作用,间接促进体重增长的维持和加剧。Zhang和Coppin(2018)的肥胖与食物决策—基于长时记忆的理论模型提出,情景记忆的编码和提取对食物决策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人们可以从情景记忆中获取信息,并通过腹内侧前额叶皮层和海马体在记忆的提取和整合中发挥作用。已有研究表明,超重者的情景记忆受损,具体表现为编码信息能力中断,对即时刺激的项目记忆能力受
明末清初是文人绘像、题像之风的渐盛时期,此时拥有多幅画像的文人比比皆是。朱彝尊于康熙十一年请画家戴苍绘制《烟雨归耕图》,意图明示归隐之心,随之文人争相题咏。顾修《读画斋偶辑》中收录朱彝尊传世四幅画像,其中便有《烟雨归耕图》。此图是最早出现的“归耕图”类画像,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本文以“朱彝尊《烟雨归耕图》及其题咏”作为论题,以顾刻本《烟雨归耕图》的画像以及题咏文本为基础,参考其他文献,梳理所有与朱
电影兼具双重属性,既是商品、又是媒介;既是传播的内容,又是广告载体;其传播核心为电影受众。电影艺术所独具的身临其境的视听享受和全方位的感官刺激,拥有其他媒介无法企及的先天优势,其媒介价值会随受众转移而变化,因电影档期、城市地域、内容类型等不同存在一定程度的热度和效度迁移。因此,电影的市场票房表现成为衡量一部电影成功与否的重要评判标准,票房高低不一定和电影自身的艺术性成正比,但一定与市场受欢迎程度息
“边缘”与坚守,是孙犁晚年的重要特征。这两者看似矛盾,实则统一,在孙犁身上构成一组互为因果的关系:“边缘”是其守住文学理想的方式,坚守的文学理想与文坛的格格不入是他退守书斋、走向“边缘”的主要原因。“边缘”选择既是孙犁现实生活状态的体现,也传递着一种独特的文学态度。从某种意义来说,“边缘”构成了孙犁特殊的观察点,为其提供了独立思考的空间,使他成为社会转型时期的清醒者。同时,孙犁的“边缘”生存状态由
纵观1980年代文学的总体状况,呈现出鲜明的潮流化特征,各种文学思潮流派不断涌现,交错共生。先锋文学以挑战主流的姿态出现,回到文学本身去建立“纯文学”空间。在这样的文学史结论支撑下,学界对先锋文学的关注点主要放在文学内部,侧重分析先锋文学的内生力量及其创作内容的上的变革与创新。但先锋文学不止是形式和语言问题,还是一个社会历史问题。作家为什么要追新逐异?其背后的推动力量是什么?为什么是在1980年代
随着空间叙事理论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兴起,研究者们逐渐把目光聚集到了电影文本的空间叙事问题上。重庆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别具一格的文化底蕴,吸引了越来越多导演的关注,重庆电影的艺术魅力就在于导演们对叙事空间的把握与运用。具体而言,重庆电影的空间叙事是指导演对重庆这一叙事空间如何进行选择、加工和创造,进而把重庆叙事空间作为推进叙事进程以及叙事表意的重要手段,最终创作出具有强烈的空间叙事属性的艺术作品
“父亲”既是历史变迁中一个内涵丰富的文化符号,也是众多文学作品中时常出现的重要文学形象。作家们在塑造不同的父亲形象时体现出不同的倾向,有的“崇父”,有的“渎父”,有的“审父”、“弑父”,有的“寻父”,等等。余华也有不少小说写到父亲形象,无论是在早期的中短篇小说创作中,还是在转型后的长篇小说创作中,他经常选择家庭作为写作的立足点,并借助家庭中的父亲这一形象来表现“寻父”的主题。当然,余华不只是单纯地
在试图讲述城市空间的延伸与扩展如何影响城市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故事时,作为现代化大都市标志的城市轨道交通也应被纳入讨论范围。城市轨道交通对于城市交通可持续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它能够抑制潜在的小汽车交通需求,提高居民对公共交通的依赖性,加速城市人流的快速周转,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优化城市空间结构。重庆轨道交通的建设自改革开放后被纳入国家规划中,自2004年第一辆单轨列车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开通运营,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