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与常规针刺作对照,观察芒针温针灸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的临床疗效及对结肠动力的影响,探讨温针灸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作用机理,以期为临床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提供更加有效、安全的方法。方法:参考2006年制定的罗马Ⅲ标准的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诊断标准,结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选择了209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按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入组,治疗组为芒针温针灸组(A组),对照组为常规针刺组(B组)。治疗组选用0.35mm×100mm(28号4寸)芒针直刺双侧天枢穴50mm(2.0寸)~100 mm(4.0寸),捻转得气后以艾绒置于芒针针柄,予以温针灸20min,选用0.35mm×40mm(28号1.5寸)毫针常规针刺双侧足三里、上巨虚、支沟、照海穴,捻转得气后留针20min;对照组选用0.35mm×40mm(28号1.5寸)毫针直刺双侧天枢穴25mm(1.0寸)~40mm(1.5寸),捻转得气后留针20min,其余选穴及穴位的操作方法和留针时间同治疗组。两组治疗均为1次/d,连续针刺30d,随访3个月。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期间和治疗结束后3个月的临床症状和便秘评分,以及肠道内胶囊标记物滞留数量,并计算两组的有效率。所得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应用成组资料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行×列表卡方检验、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t检验等统计方法,P<0.05视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疗效观察1.1近期疗效:芒针温针组总有效率为92.45%,常规针刺组总有效率为79.61%,两组疗效比较,P<0.05。1.2 3个月随访疗效:芒针温针组总有效率为88.68%,常规针刺组总有效率为70.87%,两组疗效比较,P<0.05。2结肠传输实验观察:芒针温针组24h、48h、72h肠道内标记物滞留数量分别为16.02±3.12、7.43±2.87、2.96±4.90;常规针刺组分别为19.44±4.23、11.39±3.02、6.59±6.02,两组比较,P<0.05。3 Wexner便秘评分芒针刺配合温针灸法和常规针刺法均可改善患者排便频率、困难、完整性、疼痛、排便时间、辅助、排便失败等评分。芒针刺配合温针灸法的效果更佳。芒针温针组患者治疗后的评分为6.54±3.83,常规针刺组为8.59±7.65,两组比较,P<0.05。结论:1芒针温针灸法和常规针刺法均可加快肠道内胶囊标记物的清除速度,但芒针刺配合温针灸法的清除速度更快。2芒针温针灸法和常规针刺法均能有效降低患者的便秘评分,但前一种治疗方法优于后者,说明芒针刺配合温针灸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不适症状。3芒针温针灸法和常规针刺法均对慢传输型便秘有效,但芒针刺配合温针灸法临床疗效更加明显,且远期疗效好。综上所述,芒针温针灸法集芒针、针刺、温和灸于一体,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无毒副作用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