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ECT-rCBF观察眼针治疗中风病即时效应

来源 :辽宁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l1227000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彭氏眼针疗法是我院著名老中医彭静山教授于1973年发明的一种微针疗法,30余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是对缺血性中风疗效显著。本试验以缺血性中风患者为研究对象试图利用99mTc-ECDSPECT脑灌注显像技术研究彭氏眼针疗法对缺血性中风患者局部脑血流量(rCBF)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彭氏眼针疗法治疗中风病的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选择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2008年1月至2008年10月期间神经内科,符合中医诊断为中风(中经络)急性期,西医诊断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的患者8例,将入选病例进行编号、记录观察项目,先行SPECT检查,空腹口服过氯酸钾400mg,以封闭脉络丛、甲状腺和鼻粘膜,减少显影剂的吸收和分泌;30分钟后静脉注射显影剂双半胱乙酯(99mTc-ECD),立即进行数据采集,并记录结果,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将入选病例进行辨证分型,具体分型为:风痰火亢、痰热腑实、风痰瘀阻、气虚血瘀、阴虚风动五型。根据辨证取穴原则:眼针主穴:取上焦区、下焦区。眼针配穴:风痰火亢型加肝区、肾区、脾区;风痰瘀阻型加肝区、脾区;痰热腑实型加胃区、大肠区;气虚血瘀型加心区、脾区;阴虚风动型加肝区、肾区。对入选患者分别取不同的眼区穴位施眼针治疗,病人取仰卧位,常规消毒后,采用外刺法,与皮肤呈10°-15°角沿皮刺入穴位,进针得气后留针20分钟,不行针。出针时,以刺手的拇、食指捏持针柄,轻轻转动后缓慢出针1/2,然后慢慢出针,拔针后即刻用干棉球按压针孔,宜按压1~3分钟。眼针操作完毕,按照之前的程序再次行SPETC检查,并记录结果。两次成像均在相同条件下行处理,用目测法和半定量分析法计算治疗前后rCBF的变化,并经统计学分析二者的差异。结果:1.目测法:患者眼针治疗后脑部的8个区域均表现为放射性分布浓聚,而且患者眼针治疗后病灶处的放射性较治疗前呈现明显的放射性分布浓聚。2.半定量法:患者眼针治疗后平均脑血流速度较眼针治疗前明显增高;患者眼针治疗前后局部脑血流量对比有显著变化,患者眼针治疗后脑部的8个区域的脑血流量ROI摄取比值均较眼针治疗前明显增高,而且病灶处的脑血流量ROI摄取比值增高情况较其他区域更加明显。结论:1.眼针疗法可以明显改善缺血性脑中风患者的脑供血。2.眼针疗法改善脑供血的机制可能为改善病灶周围的半暗带组织供血。3.眼针疗法治疗中风病的即时效应是存在而且有效的。
其他文献
<正>最近读了冯卫东老师的《为"真学"而教——优化课堂的18条建议》一书,获益匪浅。冯老师十分强调"核心知识"在教学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强调"站在全局的高度,用发展的眼光,揭
有外接圆且两组对边的乘积相等的四边形称为调和四边形.
天人相应是中医认识人体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古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与理论思辨过程中形成的。“天人相应”理论指出人是与自然界息息相关的有机整体,人在自然界生活的同时,也必
<正>感受非遗色彩,领悟传承真谛。自人类造物伊始,色彩就与艺术相伴相生。色彩是民间造物中的重要组成因素,色彩的运用受传统文化、地域环境和礼制的制约,既尊崇于传统"五色
<正>据最新统计,截止2017年底全国在用电梯数量已突破600万余台,庞大的数量导致电梯维保工作量迅速增加。根据行业协会的有关统计,在电梯安全事故中,维修保养、安装施工、产
现在国家对于农村的各项福利政策比较多,而这些福利政策往往都是和户口挂钩的,也就是说,只有农村的户口才可以享受这些政策福利。现在不少农村的年轻人,由于各种原因把户口迁到了
常熟市档案局按照“崇文、尚和、创新、超越”的常熟精神要求,努力走科学发展、创新发展之路,争当档案工作区域创新先行区,曾两次被人事部、国家档案局表彰为“全国档案系统先进
高速铁路连续梁桥施工中挂篮施工技术因其施工灵活性大,所需相应设施少方便跨越江河施工等鲜明的特点和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我国高速铁路连续梁桥施工中。详细分析了高速铁路
目的:本论文旨在对视网膜静脉阻塞通过临床观察,以中医理论为依据辨证论治与分期辨证相结合,同时与西医激光治疗相结合,总结其疗效,探讨其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为中西医结合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