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末年间,随着西学不断输入中国,国内崇尚和学习西学之风日益盛行,而传统的国学则面临着传承上的风险。以张之洞为代表的保存国学派在当时提出通过开设存古学堂来传扬国学的想法。在清中央政府的支持下,当时各地纷纷开设存古学堂,但这些存古学堂延至民国初年即先后以失败告终。其失败的原因值得思考。目前我国国内学术界对于存古学堂的研究还停留在浅表的层面上,研究不够系统和深入。很多研究者只是简单而不无偏颇的将存古学堂作为“新教育”的对立物略作历史解读。也有一些研究者对湖北和四川两省存古学堂的创建、宗旨、课程、学院、教师、学制、经费等内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析,并对这些学堂最终衰亡的原因进行了一定的探讨。但是,所有这些研究还谈不上系统和全面,特别是既往的研究都没能从这类教育机构对现代教育也有一定启迪的角度,对存古学堂进行专门而详尽的分析。有鉴于此,本文对存古学堂产生的原因及背景、它的发展和衰亡以及其办理过程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评析,指出存古学堂在办学中存在未进行合适的自身定位,培养目标缺乏规格和内涵,教学内容缺乏计划性和科学性,缺乏对教学进行衡量的客观标准等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存古学堂衰落和消亡的原因,指出它的办学理念陈旧落后,缺少民众认识,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并非社会所亟需,政策上从未受到完全的支持,经费上缺乏以及生源逐渐缩小。为进一步说明问题,本文还以湖北存古学堂为个案,解析了它的创设经历。最后,作者反思了存古学堂带给现代教育哪些启示,指出当代教育要正确对待“国学热”,在通识教育中穿插国学经典教育,将国学经典教育同素质教育紧密联系,保留国学教育中的博雅精神,国学经典教育要体现出人文教育精神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