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在学生的创造力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创造力发展的推动者,有必要对教师的创造力(或称创造性教学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从文献中可以看到,成就目标定向作为一种动机取向,影响着个体可能采取的行动。一般而言,动机会直接作用于行为,可是近来的研究发现,动机产生作用时受到更深层次的心理因素,如对目标情境及个人能力的认知等因素的影响,即认知在成就目标定向和工作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教学效能感是教师对于自己教学的一种认知。依据班杜拉等的理论观点,教师在成就目标定向的基础上,只有认为自己能驾驭和胜任某一教学策略时,才会将其付诸实际的教学活动。据此,本研究假设,小学教师的创意教学效能感在教师成就目标定向与教师创造力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本研究首先以382名小学教师为被试,对教师成就目标定向问卷和创意教学效能感问卷进行修订,使之适合测量小学教师的成就目标定向及创意教学效能感。然后,以486名小学教师为被试,施测创造性教学行为量表以及修订后的教师成就目标定向问卷、创意教学效能感问卷,利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等统计手段考察了小学教师的成就目标定向、创意教学效能感和创造力的特点,并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本研究中的小学教师具备恰当的成就目标定向。4个教龄组的教师均以学习目标定向和成绩接近定向为主要目标定向;各教龄组在成绩目标定向(成绩接近定向和成绩回避定向)上差异显著。具体地,1~5年教龄组的小学教师成绩目标定向明显低于其他教龄组教师,随着教龄的增长,小学教师的成绩目标定向水平逐渐上升,25年以上教龄组小学教师的成绩目标定向水平最高;小学男教师比女教师表现出更高的成绩目标定向。2.小学教师具有正面的创意教学效能感倾向。自我肯定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其余2个维度,且自我肯定水平随教龄增加而增加,25年以上教龄组小学教师的自我肯定水平最高;小学女教师的创意教学效能感和自我肯定水平高于男教师,男教师的负向自觉水平高于女教师。3.小学教师在教学中努力实践创造性教学行为。但各维度发展不平衡:鼓励变通行为多于观点评价、学习方式指导以及动机激发;观点评价行为表现最少;1~5年教龄组小学教师在动机激发上表现好于其他3个教龄组;在创造力及各维度上均表现出相似的教龄发展趋势,即随着教龄的增长,小学教师表现出越来越少的创造力,25年以上教龄组教师表现出的创造力最少。4.小学教师的成就目标定向、创意教学效能感与其创造力两两之间相关显著;创意教学效能感在成绩回避定向和教师创造力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在学习目标定向和教师创造力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