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实证和规范的研究方法,系统地描述了资本市场发展中的内在规律和一般特征,分析了影响资本市场规范运行普遍存在的主、客观因素,对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由一般到特殊的印证,指出中国资本市场运行在特定约束条件下的特殊运动规律应与普遍运动规律相结合的机理。通过这样一个研究过程,勾画出适合中国国情的资本市场规范化发展理论体系,明确中国资本市场规范化发展的方向,最终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改善措施和优化方案。 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和发展实质是一个渐进式的制度变迁过程,市场化成分逐渐渗透而计划经济成分逐步淡化是其主要特征。资本市场筹资功能亢奋,优化资源配置功能发挥被抑制,导致了我国资本市场运行的低效率。由强制性制度变迁衍生的行政主导型外在制度安排与资本市场内在规律之间的强烈矛盾与摩擦,而这些矛盾与摩擦使得中国的资本市场的矛盾远比一般的发展中国家要广泛而深刻得多。在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进程中,规范运行已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推进中国资本市场的规范化已经成为资本市场管理的中心任务。 资本市场一般是为企业、政府与居民的长期投资所做出的制度安排。本文把最能代表资本市场制度运行特征的股票市场作为研究对象,站在制度安排的高度,从“帕累托”最优的市场经济“纯自然法则”出发,以提高中国资本市场总体运行效率和提高整个经济社会的福利水平为主线,围绕“规范”主题,着重研究中国资本市场在制度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产生原因和所造成影响,进而为规范中国资本市场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首先突破了原有研究资本市场理论的思路,把规范化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加以研究,从决定资本市场发展的内在因素开始分析,避免了就事论事,从资本市本市场运行全过程进行考察,但又避免全景式的描述,而是着重于制度上分析,侧重于行为规范和制度规范来研究中国资本市场规范化问题。 其次,把风险管理提高到战略高度来认识。对于资本市场风险管理,作者始终认为,资本市场作为市场的高级形态,其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决定了风险管理是资本市场发展的永恒主题。从监管的角度讲,传统的控制风险思路由于其固有的滞后性已经不能适应资本市场的高速运转,因此,必须站在揭示风险的战略高度,从分析体制性、内生性矛盾出发,揭示系统性风险,才能谋划资本市场规范化运行的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上升到防患于未然和潜移默化的较高的管理境界。 第三,笔者认为,资本市场规范化与市场运行秩序密不可分,规范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加强管理和降低风险,而是为了更好地维护资本市场运行秩序,提升其运行效率和资源配置能力,从而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资本市场行为规范的形成与建立,是资本市场有序发展的基础,市场的高效率运转是资本市场制度创新的题中应有之义。根据上述思路,本文以效率和规范的辩证关系为理论红线,紧紧扣住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创新的主题,提出按照“法制、监管、自律、规范”的方针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并为中国资本市场运行目标从筹资功能向提升整体资源配置能力转变提供现实可行的发展战略。 本论文的重点集中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在资本市场效率与规范的关系上,揭示了资本市场规范发展的动力机制,指出资本市场规范是为了更好地提高资本市场运行效率,而资本市场运行效率提高后才能在更高层次上进行制度创新,更好地规范和发展资本市场。 其次,在资本市场主体行为夯析上,通过分析政府行为、筹资者行为、券商行为和投资者行为所表现出的非理性和非市场化特征及产生原因,从组成结构的角度进一步阐述了资本市场效率与规范的辩证关系,说明了市场规范主体应该怎么办的问题。 第三、阐述了市场主体交易过程所应遵循的游戏规则。在市场准人与退出及发行和交易制度分析上,指出中国资本市场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市场化程度低,计划色彩较浓,市场甄别机制让位于政府宏观调控,效率和公平被政府行政限制所淡化。本文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土壤、生成机理、所造成的影响和后果及治理原则进行了分析,实质是剖析资本市场横向和纵向结构中对规范化管理功能的客观要求。 第四、资本市场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价格对可获得信息的及时而充分的反映上。因此,充分信息披露制度的基本要义就是保证投资者能够公平地获得信息机会,并禁止内幕交易者利用信息、滥用信息进行交易,获取不当利益,进而使投资者利益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利益得到保护,这实际上说明了资本市场交易过程的公开透明,从而保证交易活动的公正和公平问题。 第五、监管所要说明的问题既是对“市场失灵”现象的一种纠正,消除市场缺陷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加强国家强制力量干预,使经济“自然秩序”体现更高的社会福利水平。资本市场是一个高风险的市场,防范和化解其风险是监管者首先要关心的课题。资本市场监管问题的实质是经济与金融的适度控制问题。制度出效益,规范促发展,在这一意义上说,规范应始终成为中国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