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有关汉代聚落的田野考古和研究工作的关注重点都主要集中在城市,特别是名城大邑,以致由成千上万座城市及其它各类聚落共同组成的庞大聚落体系一直被有意或无意的忽视,造成研究缺环。本文选取了司隶地区——两汉时期帝国最核心区域的聚落体系作为研究对象,根本目标在于探索一条考察汉代聚落体系特点和模式的可行之路,为理解汉帝国的政治、经济及社会发展提供新材料与新认识。目前,司隶地区已经发现的城址和非城聚落遗址共有近1800处。与以往的聚落考古学研究不同,本文的研究并不限于个体聚落的内部结构特征,而是以此为基础着重考察汉代司隶地区聚落体系整体的空间分布规律、聚落体系特点模式与形成原因以及社会组织结构等问题。具体的研究工作主要在基于汉代行政区划设置所划分的五个亚区内展开,即三辅地区、河东郡、河南郡、河内郡和弘农郡。本文还尝试探索了一种以墓葬材料(墓地)为基础,模拟汉代聚落空间位置信息的方法,用以弥补由于遗址保持状况差异或考古工作开展程度不同等因素而导致的聚落材料可能的缺失,以期尽可能全面地利用考古材料为汉代聚落体系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论文的内容共分为以下六章:第一章,绪论。梳理相关史学及考古学背景,汇总汉代聚落发现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在此基础上对汉代司隶地区聚落研究的已有成果和不足之处予以认识,并概述本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二章,聚落材料的分析与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司隶地区聚落遗址年代及相关问题情况概述,以聚落遗址情况为基础,结合文献对其年代特点及相关人口变迁等问题进行讨论,从而明确本研究的时代背景。第二部分以司隶地区汉代墓地材料的空间分布信息为基础建立聚落模拟点为(S点)。将S点与考古工作中所发现的聚落遗址材料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聚落材料可能存在的缺失所带来的干扰,从而为两汉司隶地区聚落体系研究提供更为全面、准确的数据基础。第三部分以汉代司隶地区聚落体系(城址、非城聚落址及S点)为基础,结合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规律,构建司隶地区聚落遗址域分布。遗址域是指聚落遗址中曾经居住的人群为了维持日常生计而进行各类活动并获取资源的一般空间范围。重建遗址域是对聚落考古研究方法的重要发展,促进了相关研究更为有效的进行。第三章,聚落选址与环境因素间相关性考察。研究中引入多种自然环境信息数据库,以地理信息系统(ArcGIS)为支持进行空间比较分析,并通过统计学定量分析手段,探讨聚落选址中所受地形、土壤和水文三大类(包括海拔、坡度、土壤类型、土壤质地、河流及汇水累积量六项具体内容)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根据所得结果可以发现,汉代司隶地区聚落选址中对自然环境因素的选择,实际体现出了对于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两方面因素的普遍重视。但是各亚区具体表现出的选择性特征及程度则又存在明显不同,说明上述两方面因素背后,还可能有来自帝国政府的整体布局和设计,即政治因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章中还提出了考察各亚区聚落分布模式的差异,并且提供了城市和非城聚落分布模式差异的一些线索。第四章,聚落空间分布研究。在对城址和非城聚落址进行等级划分的基础上,结合S点,以地理信息系统(ArcGIS)为支持,考察司隶各亚区聚落的空间分布情况,以揭示汉代司隶地区聚落体系的空间分布模式及其背后所反映出的社会与政治等因素。经研究发现,司隶各亚区的聚落分布规律既呈现出明显差异,也存在共通因素。例如,各亚区内都可见大量聚落聚集分布而形成集中分布区(或聚落群)的现象,聚落集中分布区的组成特点与功能都存在明显区别的同时,却又多体现出对交通以及与之紧密相伴的军事防御等因素的密切关注。此外,农业因素对聚落体系形态的形成也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就整体而言,司隶地区的整体聚落体系形态则又显示出符合中央集权制帝国统一的布局和规划,即服从于政治因素的影响。第五章,基于汉代司隶地区聚落体系的社会组织分析。研究中引入聚落考古研究中一些经典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并以之为基础加以创新,以期对汉帝国的社会组织模式及相关问题获得一定认识。通过对司隶地区各亚区城址与非城聚落址的遗址域面积进行分类统计与比较研究,可以对二者直接控制耕地的水平进行推测,从而考察农业生产与粮食供给等相关问题;通过使用等级-规模(rank-size)模型分析司隶及各亚区聚落体系的等级构成,讨论各亚区社会等级与组织模式间的差异以及司隶地区的整体特点。第六章,结语。是对以上部分的综合性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