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健康素质定义为指导,通过对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的调查分析,综合评价高校学生健康状况,并作相关人文影响因素分析。以求增强高校学生体质,确保高校学生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从整体上提高高校学生的健康素质,使之能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栋梁人才。本研究主要通过量表评定、体质测定、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高校学生健康素质(体质、生理、心理、社会)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了解高校学生基本健康素质的现状。通过本研究得出:体育锻炼对高校学生体质、心理健康、生理健康和社会健康,都有积极影响和促进作用。体育锻炼不仅增进学生体质健康,还具有调节心理健康、社会健康的作用;积极的体育锻炼,有利于保持良好的心境,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社会交往。家庭住地、独生子女对高校学生体质、心理健康、生理健康和社会健康,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程度随着学生在校居住时间的增加,逐渐减小或消失。高校学生体质成绩从大一到大三,呈逐渐上升趋势,大三学生达到最高,大四学生有一个明显的下降期,这与大四学生忙于写论文、找工作,参加体育锻炼少、生活规律差有关。高校学生中男生的肥胖率高于女生,城市学生高于农村学生,无锻炼习惯的学生高于有锻炼习惯的学生,女生、农村学生和非独生子女体重过轻比例明显高于男生、城市学生和独生子女。体重过轻或过重对其生理机能有一定的影响,随着肥胖的增加,学生的体质、生理健康随之下降。高校女生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方面本科学生好于硕士生和博士生,硕士生与博士生没有显著差异;在“社会健康”方面,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三者基本处于同一水平。高校男生“心理健康”随学历增高呈下降趋势,本科生最好,博士生最差;在“生理健康”、“社会健康”上,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三个群体没有显著差异,基本处于同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