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产证券化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经过30多年的发展,资产证券化在美国已经遍布各个领域,包括了住房抵押贷款、汽车信贷、信用卡负债、项目收费等领域。一方面资产证券化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和破产风险,促进了美国企业的投资和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资产证券化给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和银行提供了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工具,促进了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但是,2000-2003年期间,美国公司通过SPV制造了多起会计丑闻,向人们展现了资产证券化制度所蕴含的巨大风险,而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也让我们更深入思考资产证券化制度的风险、教训和启示。以往对资产证券化的理论研究主要是针对资产证券化产品的违约风险和提前还款风险的数量分析和将风险的定价与产品的定价结合起来的研究。本文从委托代理风险、制度性风险和基础资产风险三个层次分析了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及防范问题。从实践角度看,中国发展资产证券化是大势所趋,国内对资产证券化的呼声越来越高。本文力求对我国资产证券化的深入开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首先,文章运用信息经济学的框架,分析了资产证券化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现有的经济学文献对于资产证券化的委托代理分析,主要从其对原有委托代理风险的优化角度来进行探讨,以此解释资产证券化产生的动因。然而,虽然资产证券化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经理人的道德风险和投资人信息不完全问题,但由于信息不完全的必然存在,资产证券化又产生了新的委托代理和逆向选择问题。本文分别讨论了大股东利用SPV剥削中小投资者风险、SPV的双逆向选择风险、以及发起人管理资产的委托代理风险,并通过一个模型得到结论,资产证券化活动随着税率的提高而减少,随着项目的风险增加而增加,随着企业破产概率和成本的增加而增加。
其次,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资产证券化的制度性风险及其防范。文中指出,风险隔离制度是资产证券化的核心制度,是通过符合真实销售的资产转移来达到隔离风险的目的。资产证券化是制度变迁的结果,资产证券化的实质是产权的分割--聚集--再分割,风险隔离是对证券化资产的产权权利束的系统性隔离。而由于信息不完全和交易成本的存在,使得某些产权无法被充分界定、配置和实施,对证券化资产的产权权利束隔离不彻底将导致制度性风险,因而风险隔离制度的风险必然存在。在此基础上,文章分别从与真实出售相关和与破产隔离相关两个角度对资产证券化的制度性风险进行分析。最后,文章探讨了滥用风险隔离机制的风险,针对这一新问题,文章提出了内部和外部综合治理的方法,即内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外部加强证券市场的监管,以达到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目的。
再次,文章从微观层面探讨了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风险问题。分析了借款人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进行违约和提前偿付的微观机制,并且从实践角度,介绍了如何通过理论和计量方法对这两种风险进行度量。理论方法即期权理论,通过期权理论分析可以把违约和提前偿付行为内生化。而在计量模型中违约和提前偿付是通过实际数据估计,假设其是外生的。计量和理论方法各有优劣,计量方法简单,容易指导实践,理论方法比较可靠,但是计算复杂,不容易运用于实践中。本章最后还介绍了一些最新的利率风险管理模型,并一一提出了其运用范围和潜在的缺点,这些模型也是金融业界常用的估计模型,有利于指导证券化活动。
第四,文章以美国的资产证券化实践为借鉴,分析了美国资产证券化的产生、发展过程,运用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对著名的安然事件和次贷危机的风险形成和防范问题进行了研究,试图揭示这些事件产生的制度成因,从而对我国的证券化实践提供参考。
最后,文章分析了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情况和条件,从制度建设、监督机制和风险度量技术三个方面,对我国资产证券化实践提出一些建议,从而探讨了中国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如何借鉴美国的经验,发展符合中国国情的资产证券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