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的历史源远流长,诗歌作为文学的灵魂已经渗入到各种文学形式之中,是传承一个民族人文精神的重要方式之一。诗歌的学习对于了解相关文化和提升人文素养有很大的帮助。但是,目前诗歌教学的重点只是集中在应对考试上,如在部分语文课堂中,诗歌教学已形成了一个较为固定的教学模式:教师逐字逐句的进行讲解,学生逐字逐句的进行标注;教师圈出重点,学生背诵记忆,授课结束后伴随学生的又是茫茫题海。学生学到的大多都是硬性记忆的内容,但对诗歌本身的理解并不透彻,一知半解的知识是很难被牢固掌握的,同时,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可能会因这种模式化的学习方式而大打折扣。诗歌源于生活,诗歌的字里行间都是生活的真实写照,过于机械似的诗歌教学方式会使学生缺乏心灵的感悟与生命的体验。本文探讨将对话教学理论引入到中学诗歌教学之中,利用对话教学的民主平等、注重过程、主体多元以及开放性等特征,引导学生在诗歌学习中分别与老师、学生、文本展开“直接对话”、“间接对话”以及“探究性对话”,使学生能够清楚的意识到自己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改变学生在被动中学习的状况。为系统性地论述观点,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探讨问题的提出的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所采用的方法、研究的意义等方面的问题。第二部分为对话理论与对话教学,这一部分侧重于对“对话”以及“对话理论”的释义,以及对话教学、对话教学的特征、对话教学的发展状况。第三部分为中学诗歌教学的现状与诗歌对话教学,主要讨论中学诗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诗歌实施对话教学的特点以及对话教学在诗歌教学中应用的方法。第四部分为对话教学在中学诗歌教学的应用,这部分为论文的主体部分:对话理论在中学诗歌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在本部分将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探讨如何采用以对话为主的教学方式去构建师生平等的,教师爱教、学生爱学的充满活力与生命力的诗歌课堂。第五部分为对话理论在中学诗歌教学中应用时的问题与建议,针对第二到第四部分的分析得出对话理论在中学诗歌教学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建议。第六部分为全文的结论,指出论文存在的不足以及对话理论在中学诗歌教学应用中仍需探索和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