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霍桑的罪恶观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ckil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撒尼尔·霍桑是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被称作“美利坚民族第一位伟大的小说家”。他的作品主要有《红字》等五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和《拉帕其尼医生的女儿》、《年轻的布郎先生》等百余篇短篇小说。他以本民族的文化为表现背景,细腻地表现了他对人性的思考。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霍桑思想中对罪恶所持的观念,它的表现、成因、作用、及其对后世作家的影响。 首先,受生活环境和生活道路的影响,加尔文清教主义的宗教观念镌刻在了他的思想的深处,他认定所谓的“原罪”是恶之根源,由于这与生俱来的罪性,人性本恶,并在现实中表现为各种各样的罪行。理性之罪因为有了“原罪”的原型而成为最大的罪,所有的罪恶和一切灾难的核心就在于造成了“原罪”的利己主义。 其次,霍桑在对人性罪恶的思考过程中表现出了深刻的矛盾。他虽然持有清教主义的生活观点和行为标尺,但又对这种观念持严肃的批判态度。他在罪与罚、情与理之间徘徊,他既厌恶罪恶又肯定罪恶对人类的教育作用,所以他“同情人性之恶,是罪者的朋友”。这种矛盾的实质是霍桑的罪恶观的两大支柱加尔文清教主义神学观与人道主义道德观的对立冲突。霍桑罪恶观在他的整个世界观中居于核心地位,罪恶观的矛盾是导致作家思想矛盾的根本原因。以人格心理学方法来看,父权的削弱和阿尼玛人格原型是造成霍桑思想复杂矛盾的原因。 第三,作为一名基督教人道主义者,霍桑在描写罪恶、进行思考的同时,积极寻找灵魂获救、道德自我完善的可能。他认为消弭人性罪恶以及社会问题的关键在于净化灵魂,具体的拯救之方有:忏悔赎罪、仁慈博爱、良心指引和回归自然。这些解决方案都具有明显的人道主义济世的特点。清教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冲突在这里得到了解决,霍桑在人性救赎上最终抛弃了清教主义的残酷的做法,而采纳的是人道主义的方式。这体现出对加尔文清教教义“预定论”的反拨和这位人道主义者的心系苍生的胸怀。 最后,本文还分析了霍桑罪恶观的承上启下的文学史意义。在欧洲文学 £x 硕士学位论文 w MAiEIr s nlESIS史上,从弥尔顿、班扬、哥特小说到美国早期作家查尔斯·布郎、爱伦·坡一直都有书写灵魂善恶冲突的传统,在继承前人成就的基础上,霍桑的小说集中而全面地揭示人性罪恶,他的成就启发了自麦尔维尔、亨利·詹姆斯直到福克纳等作家的创作,从而形成了美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写作传统。
其他文献
否定是与肯定完全对立的不容混淆的概念。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否定”这个范畴,但是不同语言表达“否定”意义的方法却有许多不同之处。英语表达否定概念的方式非常复杂,否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白热化和产品的日益同质化,在以企业和产品为导向的4Ps营销理论基础上,市场营销观念逐步发展为以顾客为核心的4Cs营销理论,并不断走向融合。伴随着我国市场经
款识最早指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唐初学者颜师古(581—645)释义:“款,刻也;识,记也。”后来书画作品的署名也谓之落款:只画不题谓无款;仅题姓名谓穷款;姓名之外又题写诗文的谓
期刊
本论文是关于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移民政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探讨。欧共体/欧盟移民政策的发展,不仅表现在国家层面符合成员国国情的发展,还表现在超国家层面的协调与合作,而且这两
本文采用叙议结合的史论方法,以整个明朝颁行的海禁法令为主线,通过考察每道海禁法令出台的具体事由、政治形势、社会经济背景,以及帝王的为政禀赋、传统的影响力度,意在揭示明王
关于体制转型和腐败滋长这两个单独的政治现象,国内外学者已经做出了许多的论述;但关于这二者的相关性分析,还并没有很系统性的研究成果。本文旨在研究和比较置身于体制转型条件
前不久,我和老公到市中心商场逛超市,在超市里,忽听到身后有人喊道:“周老师,你们好!”我们转过身来,只见一对青年男女面带笑容站在我们面前,就见其中的女孩带着调皮的口吻问道:“周
期刊
舆论监督是新闻的一种重要社会功能,它是通过新闻传播媒介让公众了解情况,进而行使法律赋予的监督权利,表达舆论并影响公共决策的一种新闻传播现象。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随
<正>最近听了一位著名特级教师的一节课,令人惊奇的是,她是借班上课,但课堂上她却出乎人们的意料,准确无误地叫出了12位学生的名字。那脱口而出的一个个名字,一下子缩短了师
一个品牌是产品性能、质量和服务的承诺,它建立在市场基础上。目前,在全国近200个驰名商标中,汽车品牌的驰名商标仅占2%;同时,加入WTO后,一大批拥有高品质、良好性能和优质服务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