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以《绝地求生》游戏直播语言为研究对象,采用会话分析与语法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网络游戏直播语言的参与框架、会话结构、弹幕特征以及词汇变异特点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分析。首先分析了《绝地求生》游戏直播会话的参与框架,揭示出网络游戏直播语言的交际框架类型和话语角色特点;其次通过对网络游戏直播的会话结构分析来呈现游戏直播的会话秩序;然后研究弹幕的句法、语义、语用规律,从而揭示出游戏直播中观众的语言使用特点;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绝地求生》游戏直播语言为研究对象,采用会话分析与语法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网络游戏直播语言的参与框架、会话结构、弹幕特征以及词汇变异特点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分析。首先分析了《绝地求生》游戏直播会话的参与框架,揭示出网络游戏直播语言的交际框架类型和话语角色特点;其次通过对网络游戏直播的会话结构分析来呈现游戏直播的会话秩序;然后研究弹幕的句法、语义、语用规律,从而揭示出游戏直播中观众的语言使用特点;最后探究《绝地求生》游戏词汇的特点,揭示了主播与队友在游戏对话中的特点。本文除了绪论和结语之外,总共分为四个章节,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分析网络游戏直播会话的参与框架。在戈夫曼“参与框架”理论的指导下,本章着重分析了网络游戏直播语言中的交际框架类型,对游戏直播中的话语角色进行了解构分析。在直播过程中,主播与观众、主播与队友、观众与观众可以进行双方互动交际,第三方亦可以参与其中,从而形成多方交际框架。另外,说话人与听话人还可以解构为多重话语角色,其中,说话人除了担任“作者”角色外,还担任“传声筒”与“责任者”角色,听话人可以分为“指定听者”与“非指定听者”。第二章,分析网络游戏直播的会话结构。网络游戏直播会话在开始阶段、主体阶段和结束阶段分别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网络游戏直播会话的开头方式有两种:问候式和致歉式,且在开始阶段表现出非同时性、重复性、旁插性三个特征。主体阶段主要从话题结构、会话修正两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其中,“话题结构”可分为独陈型、合作型、竞争型三种类型;“会话修正”可分为自我引导的自我修正、自我引导的他人修正、他人引导的自我修正、他人引导的他人修正以及他人曲解。结束阶段可以分为预结束行为和结束行为,其中结束行为包含道别式、祝愿式、感谢式与预告式四种类型。第三章,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对网络游戏直播弹幕进行了研究。句法上,着重考察了弹幕的句子特点和非文字类弹幕的构成方式。语义上,主要对弹幕的语义主题进行了分类研究,根据是否与直播内容相关,分为相关性语义主题和无关性语义主题,前者进一步分为高热度语义主题和边缘性语义主题,后者则进一步分为拓展讨论语义主题和群体互动语义主题。语用功能上,弹幕具有宣泄情感、表现自我与虚拟陪伴功能。第四章,考察了《绝地求生》游戏的词汇特点。研究范围包括词汇的来源、词汇的形成方式、词汇的形成机制、“毒”词族和方位词五方面。游戏词汇来源主要有三种方式:共同语、游戏通用词语和游戏自创词语。词汇变异的方式主要有两种方式:新词汇的产生和旧词汇的新解。关于“毒”词族,具体考察了“毒”词族的家庭成员及其形成机制。关于方位词的研究,考察了游戏的空间定位方式,探究了游戏的空间方位表述与游戏视角的关系。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V不上”结构中特殊的一类成员,即表示主观评价的“V言说类不上”,如“说不上、谈不上”等,以下一般称为评述性结构“V言说类不上”。在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在认
密集波分复用技术是一种低成本、大容量的通信扩容方式,在现有通信网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即将到来的5G时代,密集波分复用技术也成为移动通信前传网络的一种解决方案。阵列
整个20世纪英国戏剧的发展演变,与英国的社会、政治、经济等发展演变都密切相关,有些重大历史事件几乎直接决定了戏剧的发展方向和面貌,第一次世界大战作为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就对戏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论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戏剧战时功能产生的背景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英国剧坛以及戏剧在这个时期具体的战时功能作了探讨和论述。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绪论、正文和结语。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的意义、研究的方法和研究的现状。正文
话语标记语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和语用机制,它们没有概念意义,存在与否不影响话语的命题内容,但能够引导和制约话语的生成和理解,对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交际中高频出现的话语标记语,you know有着丰富的语用功能,但目前对其研究仍然有限,尤其是对演讲中话语标记语you know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所以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本研究从认知-语用的角度来深入系统研究you know作为话语标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对法国文化批评家、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前后期神话结构批评理论作出的研究。文章通过对列氏所创设的神话结构的浅层与浅层特性的揭示,挖掘出其理论中追寻共性与差别性以及类比思维与分类等理论核心,又通过对列氏理论中两条线索——语言学与神话批评的深层挖掘,从喻与类的角度对列氏理论视野中能指、模型概念进行剖析,同时结合文学批评中的相关概念进行批评理论的应用与延伸。第一章着重阐释了结构主义语言学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知识创新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21世纪的竞争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具有创造性的卓越人才的竞争。因此,各国、各地区和各学校将课程改革定位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开发创造潜能和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上。本研究基于《上海市中小学研究型课程指南(征求意见稿)》中关于研究型课程(小学阶段为探究型课程)的设置、实施等相关建议,探索小学研究型课程的建设与实施。本研究选
(1)从腐败的大菱鲆中分离得到一株具有群体感应现象的菌株,根据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RNA鉴定,确定其为格氏沙雷菌(Serratia grimeii),命名为Serratia grimeii SG-05。采用微生
晚清以来,以上海为题材和背景的文学作品数量可观,关于上海书写的研究也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主要集中于内地作家、作品,海外华文作家笔下的上海书写研究还有较大的开掘空间。本文以英籍华人作家虹影的上海书写为研究对象,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结合空间理论和虹影的上海经验、跨文化经验,探究虹影对上海城市书写的独特性,包括空间书写特点以及身份意识、性别观念与城市书写之间的关系等,揭示其跨文化文学书写中的上海因素。绪论
《罗马人传奇》作为中世纪一部重要的文学著作,它涉及到了中世纪西欧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如人的宗教信仰、社会的公平正义、个人的性格与品质等。本文就其中涉及最多的一些主题进行了分析与阐释。论文首先探讨了中世纪拉丁西方基督教会进行道德教化的社会与理论根源以及实现道德教化的途径,继而对传奇中道德教化的主要内容进行论述。其中第二章探讨了基督教伦理道德影响下大众对原罪、上帝的恩典与救赎、忏悔等的认识;第三章探讨
沿袭“X世代”、“Y世代”的说法,“Z世代”这一时新的群体概念被大众传播媒介频繁提及。作为在1995年至新世纪最初十年内出生并成长的一代,他们伴随着互联网从无到有的发展而成长起来,是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原住民”。Z世代的“网生化”特点,使得他们更倾向于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和表达观点,其以相仿的年龄和相类的精神特征为基础的网络表达呈现高度的“部落化”,从而构建起属于Z世代的独特话语体系。相较于“90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