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卫生和植物检疫(SPS)措施是与食品安全、动植物健康以及环境安全风险密切相关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也是WTO 框架下规范成员国动植物检疫措施和国际贸易行为的游戏规则。其本质是在控制风险传播的前提下,促进食品安全和动植物产品国际贸易健康发展,其功能效应犹如一道“双刃的‘防火墙’”,其中蕴涵着诸多理论和实际问题。近几年来,国内研究SPS 和食品安全的论著较多,但专门针对国际贸易中某一具体商品的研究仍显不足。本文以中国具有价格比较优势的猪肉产品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全面深入研究SPS 措施对猪肉贸易的作用机理以及对中国猪肉出口贸易的影响效应,探寻乌拉圭回合后中国猪肉出口大幅下降的根源和关键所在,从宏观、中观、微观3 个层面提出中国猪肉贸易的遵从方略,为完善中国猪肉安全控制体系建设,提升中国生猪产业整体素质和出口竞争力,理性选择猪肉出口多元化战略,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观点如下: 第一章.导论 首先,从中国猪肉贸易所处国际国内环境入手,着重阐述了选题背景、研究SPS 的紧迫性、研究目的和意义;其次,对国内外有关SPS 措施与贸易关系的研究动态作了较为全面、客观的综述和评价,指出了中国对SPS 研究的不足,其中在理论分析框架、定量方法应用以及理论研究与贸易实践的结合上尤显不足。再次,根据研究目的和关键问题,构思出本文研究的路线图,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之处。本文强调,在WTO 框架下,世界农产品贸易正从“关税壁垒”时代走向“技术性壁垒”时代,从而使“安全规制”与“贸易发展”的矛盾、争端更加突出,这正是本文研究SPS 措施与猪肉贸易的出发点。 第二章.SPS 措施的产生及其理论基础 本章在论述 SPS 的内涵、特征与分类的基础上,首先就SPS 措施与技术性贸易措施及绿色贸易措施的相互关系进行界定和梳理;探究并论证了自90 年代中期以来SPS 措施得以广泛发展的3 大根源,进而提出评判SPS措施合理性与歧视性的8 项具体标准,这也是本文与国内同类研究的不同之处。其次,着重探寻SPS 措施形成的理论基础,其中包括需求层次理论、标准差异理论、外部性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以及各种理论对SPS 措施形成的影响。与国内同类研究相比,本文在需求层次理论、标准差异理论的内涵及其影响效应方面作了充实和加强,有利于丰富SPS 措施形成的理论研究。再次,在介绍国外学者分析SPS 措施框架的基础上,具体论述了罗伯特(ROBERT)局部均衡分析框架在小国法规保护、小国供给变动、小国需求变动以及贸易大国假设条件下,SPS 措施对贸易流动、国民福利的影响。 第三章.SPS 的国际贸易规制与争议案例 本章主要采用实证和案例方法,重点阐述了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以及下属国际组织关于SPS 措施的国际贸易规制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