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荀子在政治上的主张是实现群居和一的理想社会,而群居和一的理想社会靠的就是“隆礼重法”。所谓“隆礼”就是使礼植入人心,而法是为了确保礼的实现。然而他又深刻认识到人性的局限性,认为人生来不具备礼义道德等知识,得靠后天的学而获得。荀子在《劝学》开篇讲:“学不可以已”,他之所以致力于“劝学”,其最终目的是在于使礼深入人心,并转化为社会成员的道德实践,以实现“群居和一”的理想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礼义道德知识,是靠外求而得,是通过不断地经验的、渐进的学习。人通过学礼、知礼、践行礼,实际上就是在做对政治极其有益的事情。“学”对于人的存在具有根本的意义,荀子主张学应该不断地渐进积累,但学也有所止,即止于圣人,因为圣人是礼义的化生。荀子像孔子一样都认识到了人的局限性,强掉向外界学习,注重经验的、积累的学习,不像孟子认为学习靠内求而得。虽然孔孟荀关于“学的思想出发点、侧重点等不一样,但都重学,在“学”的思想上一脉相承,学习不止是完善个体,而是为了实现人类社会的整体和谐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