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动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介的普及为我们提供了畅所欲言的平台,但它在促进全球化交流与信息共享的同时,也颠覆了媒介信息的线性传播,并使传播者、信息、受传者三者的界限模糊。作为伴随新媒介发展而成长的大学生群体,他们处在个性张扬、追求自我、对新生事物高度热情等特殊的生理发展阶段,与此同时,这一阶段也是他们形成自我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阶段,而在当前媒介信息纷繁复杂、真假杂糅的环境下,如何使大学生群体利用新媒介为自身的成长服务,如何使他们成为有效信息的“筛选者”,以及如何在信息洪流中保持清醒的判断,仍是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本文选择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研究具有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本论文想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在新媒介环境下,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现状如何?以及个人属性、媒介接触和媒介知识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是否有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本文先通过文献分析,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接着编制了相关问卷,并以上海师范大学的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展开问卷调查。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从媒介信息的理解、判断、制作技能、参与和创建这五个方面来对上海师范大学的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做出初步判断,由于大学生普遍缺乏对媒介信息的判断能力、在公共事务的参与中常处于被动等原因,本文得出大学生媒介素养还有待提高的结论。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探寻出了性别、专业类型、学段、媒介内容接触以及媒介知识都或多或少的会影响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其中媒介内容接触对“判断”、“参与”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媒介知识对“理解”、“参与”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最后,基于上海师范大学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有待提高的现状和个人属性、媒介接触和媒介知识对媒介素养产生影响的分析,本文提出了从学校、个人和社会层面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可行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