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对幼儿主体性认识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渐意识到真正富有实际意义和价值感的课程,应该是关注受教育者知情意行变化的课程,幼儿教育是非义务教育,课程应具有灵活性和丰富性。而传统的课程模式只关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没有真正关注孩子且和谐调整孩子兴趣、行为习惯等,没有抓住课程的内质,为了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自主的发展,生成课程理念逐渐产生。在我国生成课程理念其实也早已存在,但直到90年代末才出现一些理论层面的文章。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传统重预设的教学严重阻碍了学校教学的创新与发展,取而代之的新国家课程标准给予了生成的空间和时间;2001年9月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教师要抓住教育契机,随机生成,积极引导,对教师也提出了生成课程方面的要求,“教育的美妙境界——有心而无痕”,教育源于生活,生成课程也应该源于生活。本论文以质化研究为取向,采用个案研究法,通过对一所普通幼儿园日常活动中教师生成课程实然状态的深入考察,揭示幼儿园日常活动中教师生成课程的内容来源、组织策略等,总结基本特征,分析影响教师生成的多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日常活动中提高教师有效生成课程的建议。本论文主要包括五大部分:第一部分:问题提出。主要分析与阐述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文献综述。主要从概念界定、生成课程的基本问题两个方面进行梳理与归纳,在此基础上分析和反思已有研究现状,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基础。第三部分:个案呈现。主要从教师对生成课程的理解、日常活动中教师生成课程的内容来源、组织措施以及教师的反思四个方面呈现X幼儿园的实然状态,第四部分:研究结论。通过对X幼儿园日常活动中教师生成课程实然状态的深入考察,归纳日常活动中教师生成课程的基本特征,分析影响因素。第五部分:建议。在已有结论基础上,从教师对生成课程的理解、教师生成课程的自信、时间、资源、人力支持五个方面给予提高生成课程能力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