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NA磷硫酰化修饰是发生在DNA骨架上的,由硫原子取代磷酸二酯键上的非桥连氧原子所形成的一种新型修饰类型。是由基因簇dndABCDE对双链上特定的序列进行修饰并以专一的RP空间构型存在,这种修饰在细菌和古菌中普遍存在。随后的研究表明,在该修饰基因簇下游存在反向的由dndFGH组成的限制基因,共同组成限制修饰系统维护宿主菌的基因完整性。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在Vibrio cyclitrophicus FF75中发现另一种由sspABCD基因簇负责的单链CPSC修饰类型,称为Ⅱ型DNA磷硫酰化修饰。对V.cyclitrophicus FF75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当缺失了修饰基因簇后,原本能在低温4℃下生长的菌株却不能在15℃下正常生长。进一步发现这种现象是由位于修饰基因下游的sspE基因引起,即sspE可以赋予弧菌磷硫酰化修饰基因突变株低温生长抑制。但对于该基因的作用机制以及所编码蛋白的功能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索。本研究主要围绕Ⅱ型DNA磷硫酰化修饰中SspE蛋白表达、纯化和结晶展开,致力于获得蛋白的三维立体结构,为后续研究其生理活性奠定理论基础。最初为了纯化V.cyclitrophicus FF75的SspE蛋白,但其大部分都是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这不利于后续的纯化点晶工作。因此用与FF75同源性较高的Streptomyces yokosukanensis DSM 40224的SspE蛋白代替,最终经过优化筛选我们得到了X射线衍射分辨率为3.3?的野生型和硒代的SspE蛋白晶体,用单波长反常散射法来定相位,但由于分辨率太低,最终我们只得到了SspE蛋白的N端1-327 AA部分的晶体结构,C端部分只能看到蛋白序列主链信息,侧链的功能基团没有解析出来。对于全长的SspE蛋白晶体的优化仍在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