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颈动脉MDCTA扫描技术优化及临床价值研究脑血管意外是人类的三大死因之一。颈动脉粥样硬化等是引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卒中的主要原因。治疗方案的选择有赖于早期且可靠的病变诊断。颈动脉CTA是九十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螺旋CT与3D图像后处理技术有机结合的无损伤血管成像。多层螺旋CT(MDCT)及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DCTA)在心脑血管疾病诊断中将发挥重要作用。MDCT具有更高的Z轴分辨率、更高的密度分辨率(敏感的探测系统)、更小的部分容积效应、高速CPU和大容量内存。颈动脉MDCTA在技术上存在较大难度,如颈部组织层次多,颈静脉回流快,颈动脉显影时间窗短等。本课题在技术上进行了一系列研究,首次探索颈动脉大范围CTA成像的可行性,从实验和临床方面,将MDCTA与DSA进行了严密的对照研究,客观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通过大范围多种成像方法相结合的颈动脉MDCTA,并结合横断面图像原始数据,在大组病例分析的基础上,最后对颈动脉MDCTA进行了临床价值评估,给临床治疗和预后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第一部分:颈动脉MDCTA扫描技术优化1.1、不同层厚与成像方法的合理选择:目的:通过比较两种不同小层厚扫描对大范围颈动脉多排螺旋CT成像的影响以期获得合理的MDCT扫描参数。材料和方法: 随机选择无脑缺血症状或脑梗塞患者和有症状者共42例,随机分成1.3mm层厚组和3.2mm层厚组,其它扫描参数不变。采用最大密度和容积重建两种后处理成像方法。根据颈动脉血管边缘锯齿状改变出现的情况、颈动脉分支级别显示情况以及邻近组织强化程度进行综合评分,由三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用盲法评分;数据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由SPSS软件完成。结果: 两种不同小层厚扫描对颈动脉血管成像质量的影响与后处理方法有关,无论从血管边缘还是从分支血管显示级别分析,应用MIP重建时,1.3mm层厚组显著优于3.2mm层厚组(p<0.001)。应用容积重建时,两组图像的总体质量均优,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排螺旋CT颈动脉血管成像的总体质量在一定层厚范围内,不仅取决于层厚的大小,也取决于图像的重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