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青年观是党在民主革命的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关于青年及青年工作的基本观点和看法。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注重把青年团结在周围,重视青年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为青年工作和青年运动指明正确的方向,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进程。实践证明,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是党的有力助手和预备力量,没有青年革命就不能取得胜利。因此,研究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青年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青年观有着丰富的思想来源。马克思主义对青年的地位、作用以及青年工作的开展等有丰富的论述,是我们研究党的青年观的基础和前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青年特点、在社会变革中的地位以及青年的使用上都有了许多认识,近代中国梁启超、孙中山以及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等政治家的青年思想都深刻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青年观。党的青年观是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实践斗争中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1921年建党时的五十多位党员中绝大多数都是青年,因此党十分注重把青年团结在周围,并组织建立了青年团作为党的后备力量,但对青年知识分子的认识还不够全面。直至遵义会议后,党对青年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和在革命中的重要地位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党的青年知识分子政策开始走向正轨。在抗日战争时期,党的青年观走向成熟,纠正了“左”倾错误,明确抗战阶段青年运动的性质和方向,肯定了青年在革命中的重要地位,指导青年同工农群众相结合。解放战争时期,根据形势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对青年工作和青年教育培养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进一步发展了其青年观。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青年观有着丰富的内容。党重视青年在中国革命中的先锋和生力军作用,认识到青年对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意义,把救国建国重任寄托在青年的身上。在革命实践的过程中,党认识和把握青年的特点和运动规律,结合中国革命的特点指明革命青年应具备的素质,并且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了培养革命青年的途径以及在革命中如何发挥青年的作用等,为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有力的推动了革命的胜利。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青年观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从理论价值上看,它结合中国特点丰富了马列主义青年观,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理论基础;从实践价值上看,指导了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引导青年在革命中发挥先锋和生力军作用,在革命的不同时期都有力推动了革命胜利的进程。当然,民主革命时期党的青年观也有重要的当代启示,引导青年明确肩负的崭新历史使命,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依据青年的特点,关心、关爱青年,培养国家社会发展需要的新青年;根据时代的发展努力推动青年工作的展开,引领青年充分发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