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6种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经验,探讨该6种皮瓣修复足跟部创面的特点及适应证。方法:对2000年8月~2009年5月应用6种皮瓣修复足跟部创面的10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和分析。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67例,皮瓣大小3.0cm×6.0cm~20.0cm×15.0cm。创面分别累及跟底区、跟外侧区、跟内侧区、跟后区。25例创面只累及其中一个修复区域,40例创面累及两个修复区域,2例创面累及三个修复区域。有10例创面合并足跟部空腔形成者采用远端带筋膜皮下组织瓣填塞。修复累及足底创面的皮瓣中有13例供区腓肠神经与足部皮神经吻合。胫后动脉肌间隔穿支筋膜皮瓣16例,皮瓣大小7.0cm×3.0cm~18.0cm×9.0cm。12例创面只累及一个修复区域,4例创面累及两个修复区域。胫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9例,6例创面累及跟底、跟内侧、跟外侧及跟后区,2例创面位于跟底并累及到前足底,1例创面位于整个足底及足背内侧,皮瓣大小12.0cm×9.0cm~19.0cm×14.0cm。足外侧皮瓣6例,足底内侧皮瓣3例,游离(肌)皮瓣6例。将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胫后动脉肌间隔穿支筋膜皮瓣、胫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长度、宽度、筋膜蒂长度及皮瓣面积(皮瓣长与宽之积代表面积)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修复足跟部创面的107例皮瓣中,完全成活89例,远端部分坏死5例,远端表浅坏死7例,远端表皮坏死6例。67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中,56例完全成活,3例远端表浅坏死,4例远端表皮坏死,4例部分坏死,1例再行其他皮瓣修复后创面愈合;16例胫后动脉肌间隔穿支筋膜皮瓣中,13例完全成活,2例远端表浅坏死,1例远端表皮坏死;9例胫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中,7例完全成活,1例远端表皮坏死,1例远端表浅坏死;6例跟外侧皮瓣中,5例完全成活,1例部分坏死,再行其他皮瓣修复后创面愈合;3例足底内侧皮瓣,均完全成活;6例游离(肌)皮瓣中,5例完全成活,1例边缘表浅坏死。皮瓣远端表皮坏死、表浅坏死、部分坏死分别经二期缝合、植皮或换药后,出院时创面均愈合。107例患者术后随访2周~47月,皮瓣均成活良好,感染控制且无复发,无溃疡及压疮形成。足外侧皮瓣患者可以穿原码的鞋。胫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平均长度、平均宽度、平均面积分别大于胫后动脉肌间隔穿支筋膜皮瓣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平均长度、平均宽度、平均面积(P<0.05)。结论:①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适用于大多数足跟部中小面积创面的修复。远端带筋膜皮下组织瓣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用于修复有空洞形成的足跟部创面,具有容易控制创面感染,更好的保留足跟负重面功能的优点。②胫后动脉肌间隔穿支筋膜皮瓣适用于跟内侧区及跟底区偏内侧中小创面的修复。③胫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适用于足跟部大面积或累积前足底创面的修复。④足外侧皮瓣修复足跟区创面具有皮瓣薄,不影响穿鞋的优点,适用于跟外侧区及跟后区小面积创面的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