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阶段,我国新农村建设已经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但作为农村重要基础设施之一的供水系统还不健全,如何有效、科学地解决农村自来水问题,将是影响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关键因素。广大农村地区经济相对欠发达,同时,相对城市供水工程而言,农村自来水工程的规模、模式、用水量的构成和标准、变化规律及设备、管材和技术管理力量、水价等与城市供水工程有着较大的不同,不应盲目的套用大中城市供水工程技术经济指标体系。因此,研究适应农村用水特点的农村自来水工程技术经济指标体系及关键技术,提高农村自来水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科技含量是十分必要的。
本课题分析了农村供水的现状与特点,通过实地调研、对比分析和层次分析法分析等,研究了适应于农村自来水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用水定额、水源、管材、供水模式、水价等技术经济指标体系及关键技术。
首先通过对不同地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用水方式的农村自来水工程的用水量情况进行调研,按照平均值法对调研数据分析,确定了影响农村居民生活用水量的关键因素,并绘制月、日、时用水量变化曲线,综合分析确定适合农村自来水工程的生活用水定额及变化系数。
根据农村地理位置、地形条件、水源条件等实际情况进行了供水模式的选择研究,建议有条件的农村宜采用区域供水模式,并对区域供水的意义、分类及适用条件等进行了概括总结;另外,在对典型农村自来水工程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对水厂处理规模及管网性能对区域供水范围影响的分析,应用规模经济效应、层次分析法等确定了农村区域供水的最佳供水范围。
明确农村给水水源的一般选择顺序,指出了农村应优先选择符合卫生标准的地下水为给水水源,建议农村除用常规水源外,还应积极的开发雨水作为给水水源或备用水源,并对水源水质情况进行了分析,同时,探讨了适宜农村特点的水源保护措施及水处理设施与工艺。
对混凝土管、塑料管、铸铁管、钢管等常用给水管材进行技术经济对比分析,根据农村管网压力低,水量较小的特点,建议农村自来水工程中优先选择UPVC和PE塑料管为给水管材。
对农村自来水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适合农村供水的投融资机制与管理模式,并对农村供水协会管理模式作了介绍,同时对农村自来水工程水价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