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集成在项目构件化开发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pi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全球软件产业已进入加速发展阶段,软件系统的规模和复杂度不断增长,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和产品质量,并保证软件开发的成功成为当今世界研究的主题。在项目开发过程中,软件集成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项目需求经常变化的过程中,经常发生软件在集成过程中出现问题而导致项目无法按时完成的现象。随着软件行业的发展,许多软件集成方案已被大量项目使用,经过实践,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软件集成的不足,为了降低集成失败的风险,许多开发人员开始关注和使用持续集成技术,逐步认识到持续集成的价值。在软件工程中,可复用软件是软件产业迅速发展的关键,要达到软件可复用目标,构件化的软件开发与设计是基础。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是当今软件业发展的主流,随着国内各行各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行业信息化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客户期望的开发周期也越来越短。基于这样的背景下,在国内IT行业中,传统软件开发方法已经远远达不到客户的实际需求,构件化软件生产变得日益紧迫,将持续集成技术和构件化开发相结合是当今行业发展的趋势,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如何有效的使用持续集成技术应用于项目构件化开发中,力求解决项目构件化开发中传统集成方式带来的问题,减少项目开发成本,提高开发速度,有效的实现根据业务需求提高产品快速集成的能力。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包括:1.通过分析传统软件集成方式的不足,引入新型的敏捷开发中的持续集成思想,利用持续集成完善项目开发过程,归纳了持续集成的价值。持续集成是敏捷开发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整个项目构件化开发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当今软件快速集成的典型代表。2.通过分析软件构件的基本特征,基于构件技术,本文总结了项目构件化开发的特点,为了能达到快速开发的目的,提出了双重迭代开发的思想,将持续集成技术与双重迭代思想结合开发完成复杂的项目。根据具体项目实践阐述持续集成基础知识及理论,将持续集成技术和构件化开发相结合,以迭代开发与快速构建为核心,使持续集成技术全面应用于项目构件化开发中。3.重点分析持续集成相关技术的使用方法,本文采用开源工具“Hudson+Maven+SVN”相结合的方案完成持续集成操作,并对持续集成开源工具的实现原理作了深入研究。4.持续集成具体实践应用于项目构件化开发中,将构件库系统与持续集成技术结合开发,研究分析其在项目中的基本工作原理。使用开源工具完成持续集成环境搭建。一个完善的持续集成操作过程离不开各种插件,通过引入Maven插件力图降低开发难度,提高开发速度和质量。5.完成一系列的自动化操作,运行测试集并报告结果及升级发布新版本,持续反馈项目构建信息,力图提高软件开发效率,简化繁琐流程,节约开发时间和成本,达到便捷开发、快速交付目的。最后总结分析持续集成结果。
其他文献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下,低碳旅游渐渐兴起,但在国内还属刚起步阶段。大学生群体环保意识较高、接受能力较强、出游意愿较高等特点必然促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接受、践行和发展低
<正>苏宁的互联网转型宣告初步成功。让外界颇为好奇的是,此前富有争议的苏宁,转型成功的逻辑是什么?支撑其转型的背后力量又是什么?苏宁云商CHO孟祥胜给出了有力的答案。200
以红小豆为主要原料,经淀粉糖化后进行调制,接种源自婴儿体内的双歧杆菌进行前发酵,然后再用嗜热链球菌与保加利亚乳杆菌的混合发酵剂进行后发酵,配合调配后获得发酵饮料.在
高校图书馆所面对的用户群体比较明确,但用户信息使用方式和信息需求特点呈现多元化,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信息处理和信息服务技术,并在战略上调整信息服务的内容和方式,
频率综合器是无线射频收发机中核心模块,为收发机提供稳定、可编程本振信号。IEEE 802.11 a/b/g多模无线收发机载波频率最高为5.825GHz,为了能应用于零中频系统架构,频率综合
互联网金融的诞生和发展改变了金融行业的原有格局,开启了金融业从传统借贷服务向综合理财服务的新时代,创新与融合成为金融业的主旋律。高等学校金融学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必
我国当前正处于改革深化推进的关键时期,提高政府绩效就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而又明确的历史任务。而对公务员进行绩效考核更是重中之重。公务员考核制度是公务员制
<正> 目前,对鼻咽癌的治疗以放疗为主,其五年生存率已由50年代的15~20%提高到30~49%。但这一疗效仍不令人满意。如何进一步提高鼻咽癌患者的三年和五年生存率呢?这仍是当今对鼻
在智能车辆中,当车辆转弯以及进行GPOS补偿、底盘控制等时,都需要进行姿态(角度、角加速度或者角速度)信号采集。陀螺仪作为一个角速率传感器,在姿态信号的采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提出一种基于振动分析、图像处理及网络通信等技术的可视化的智能全方位振动传感器。为克服已有的电子振动传感器只能实现一维振动传感的不足,实现从“聋哑传感器”到“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