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全会公报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法”字,出现了103次,可见法制工作已经成为我国当前最大的政治。从1986年“一五”普法到即将在2015年结束的“六五普法”,中国的普法教育经历了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普法宣传取得了众所瞩目的成绩,从法律意识培养、知法水平掌握程度和用法能力提升这些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法治政府和法制社会建设都取得了显著进展,为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起到了巨大作用。根据多年的基层工作和切身感受,笔者认为,以政府为主体推进的普法教育在组织和实施的过程中,在法制教育实效方面还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面对社会发展和当前的政治经济生活情势,需要重新审视和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因此萌生了结合实际分析基层普法问题的想法。本文共分三个部分论述,第一部分“基层普法教育现状”运用调查分析法,从历史层面和现实层面,描述分析基层普法教育中,主体、内容、形式、课题等各个方面的总体情况,力求详实、严谨,符合当前的社会特征。第二部分主要分析基层普法当中存在的问题。在基层普法的现实情境当中,普法主体形态比较单一,多为党政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各个部门职责交叉界限不清晰,各部门主体对普法教育的重视程度不一,基层普法人员自身的法律素养和业务水平也参差不齐。在普法内容上,法律体系本身就比较庞杂,所以普法教育本身也容易流于程式化、运动化、来去一阵风。这就容易造成普法教育形式主义问题很突出。基层普法缺少新颖的形式,也缺少固定的模式。此外,对普法效果的考核评估,也存在着走过场,重规模轻实效的问题。而普法对象则处于被动的地位,因为以上因素的综合制约,造成其本身对普法教育缺少热情或心态抵触。加上社会形势的复杂,往往还会有一些普法对象“信访不信法”。第三部分重点论述重新审视基层普法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提出在提高全民的法律素质和加快全社会的法制化进程的这个目标前提下,如何针对查找出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符合新媒体时代发展规律和普法对象认知心理的意见、建议和方法。这些方法主要是,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将普法工作进行新的定位,变政治任务为素质教育和专项服务,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根据各自的资源和特点投入到普法工作中去,普法形式要与时俱进。为增强普法工作实效,要把法律服务、文化活动和社会管理,都融合进普法工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