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品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的身体健康、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全社会的和谐发展。2007年4月23日,党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组织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内容为我国农业标准化和食品安全问题。政治局全体成员共同就食品安全问题组织学习,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这说明党中央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2007年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共有3000多人次的人大代表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和立法提出了议案,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部分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已经尽全力在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可为什么群众还是对食品安全缺乏信任?100年前的美国,也是假冒伪劣到处横行,但为什么现在的美国被公认为全世界食品最安全的国家,有什么可值得借鉴的经验或理念?中国的食品安全之路该怎么走?本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食品安全的有关定义和理论,明确了食品安全是一个动态过程,从双重文化的角度回答了政府监管和群众信任之间的分歧。重点介绍了食品安全监管的溢出效应和路径依赖理论,为提出对策打下理论基础,同时也介绍了目前全球先进的食品安全管理理论。第二部分客观分析了为什么在目前情况下,不仅仅是中国,全球都遇到了食品安全危机,进一步阐述了目前食品安全遇到的新挑战。第三部分归纳了现代食品安全危害的特点,并从技术性、经济学、生产者消费者因素和信任度对食品安全进行了全方位的剖析,揭示食品安全内在的原因。第四部分详细介绍了美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优缺点,并对欧盟、英国、加拿大的食品安全监管做了介绍,重点归纳了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的借鉴意义,为提出我国食品安全的对策作铺垫。第五部分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的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历史作了介绍,并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误区进行了独到归纳。第六部分结合前面的理论、国外先进经验的归纳,对准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不同与目前监管模式的对策和我国需大力解决的食品安全薄弱点和突破点。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下二点:一是从理论上解释了为什么群众对政府食品安全监管的不信任。政府食品安全监管与群众对食品安全需求上存在着不同的出发点,存在着以科学为基础的文化和以价值观为基础的文化冲突。前者强调食品安全是相对的,它不是食品固有的生物特性。一种食物对某些人而言是安全的,但对其他一些人是不安全的;一定摄入量下是安全的,在其他摄入量下是不安全的;在某时间内食用是安全的,而在其它时间内食用是不安全的。实际上,该定义食品安全是指风险在可接受水平之内。而后者更强调的是食品安全风险产生时焦虑、警觉、恐惧及愤怒等情感。食品企业、科学家和政府部门,由于没有认识到对于食品安全有必要同时考虑价值观和科学因素,而导致了公众对食品产业和政府部门广泛的不信任,政府监管应以科学为基础,同时考虑价值观的因素。二是尝试运用监管溢出效应和路径依赖理论,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职能调整,提出了不同于现在而又符合监管理论以及国外食品安全改革趋势的对策,指出食品安全监管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其溢出效应早已不再局限于某一特定地区。随着现代经济贸易和商品流通的发展,食品安全早已跨越了区域的限制。因此,提供食品安全的责任早已不仅仅是地方政府的责任。论文提出了相应的可行性调整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