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和会计环境的迅速变化,以及人们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缺陷渐渐地暴露出来,影响了经济决策者的正确决策。20世纪70年代,公允价值观念开始引入会计,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成为国际会计界研究的热点。在这一大趋势的影响之下,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探索公允价值计量问题,并在90年代末颁布的部分具体会计准则中引入了公允价值概念。正当人们对公允价值会计的讨论日趋激烈时,公允价值审计也开始慢慢引起专家和学者们的注意。
公允价值审计是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过程中,在执行了必要的审计程序的基础上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确定公允价值确认、计量(包括初始计量与后续计量)和披露是否符合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并得出相应审计结论的过程。它主要包括对公允价值计量适当性的审计和对公允价值披露充分性的审计。
对于我国而言,市场经济发展程度不够,国内相关准则和制度还不健全,会计审计从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滥用,甚至有些管理人员和财会人员利用公允价值进行非法操作,以获取违法利益,给公允价值的应用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迫切需要加强公允价值审计的力度。
认清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开展公允价值审计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在我国,受实际国情的限制,新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颁布的时间较晚,无论是会计人员还是审计人员对于公允价值和公允价值审计都还不是很熟悉,自然在运用中就会产生不少的问题。例如,由于我国要素市场的不完善将会导致公允价值难以获得;而公允价值计量的复杂性、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又将会导致公允价值审计风险的提高;公允价值审计准则与会计准则的耦合度不高,并且公允价值审计的技术相对落后,使得审计准则不能很好的指导审计人员进行公允价值审计;另外,公允价值的采用对审计人员取证的方法和程序造成了影响,从而导致公允价值审计证据的获取存在一定困难;当公允价值计量存在一定的复杂性时,审计人员就需要考虑利用外部评估机构对公允价值进行估值,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审计的执业时间和相应的成本等。
在国际上,美国、加拿大等国家较早采用了公允价值及公允价值审计,具有比较先进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在公允价值审计准则方面,美国、加拿大和我国的公允价值审计准则都是在借鉴国际审计准则的基础上制定的,因此,在内容上是大同小异,只存在着一些细小的差异。通过对这些差异的比较,为我国公允价值审计准则的修订和完善提供了依据。
在理清了公允价值审计的定义、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产生问题的原因后,再结合对国外和我国公允价值审计准则的比较和借鉴,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完善公允价值审计的几点建议。首先应培育和完善要素市场,健全市场评估体系,以帮助审计人员确定公允价值。第二,进一步完善会计审计准则体系。对具体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进行修订与完善,增加公允价值审计准则和会计准则的耦合度,加强审计准则的可操作性,起到指导审计人员顺利进行公允价值审计的效果。第三,设计与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相关的内部控制活动。有效的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内部控制活动能够很好的促进公允价值审计的开展,保证公允价值审计的顺利进行。第四,结合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对公允价值审计方法进行改进。公允价值计量过程的复杂性会给审计人员带来风险,风险导向审计的运用能更有效合理地评估审计风险,为进行公允价值审计实质性测试创造前提。第五,审计人员在进行公允价值审计的过程中,需要大量运用职业判断,因此需要对审计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提高审计人员整体的职业判断水平。最后,在现阶段审计人员对公允价值的确定还需要外部评估机构和专家的协助,但是在利用外部评估机构和专家时也要考虑一些必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