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花在中药材中是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干燥管状花,又称红蓝花、刺红花、草红花,味辛微苦、性湿,归心、肝经,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的功效。红花在制药、食品、纺织业、化妆品等领域的用途广泛,需求量近年持续增大,红花质量也是参差不齐,市场上出现掺沙、染色、掺假等现象,严重影响红花的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鉴于此,本研究收集了全国32批红花作为研究对象,从性状鉴别、理化鉴别和含量测定等方面对红花药材进行了相关指标的检测;优化了红花的微波消解条件,利用ICP-MS测定了红花中9种常见微量元素的含量;建立了红花电化学指纹图谱的方法条件。本研究为完善红花药材现行质量标准提供了数据支持,为红花质量标准提升提供了技术支撑。研究结果如下:1.从性状鉴别、理化鉴别、含量测定等方面对红花样品进行了质量标准研究:32批红花药材的水分含量为5.11%~9.00%,总灰分含量为6.72%~13.81%,酸不溶性灰分含量为1.05%~5.14%,浸出物含量为33.55%~45.83%,吸光度范围为0.2577~0.6724,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为1.114%~4.465%,山奈素的含量为0.041%~0.121%。2.红花的微波消解条件为:8ml浓硝酸作为消解体系;1600w功率下6min内温度上升到120℃保持3 min;8 min内温度上升到180℃保持15 min。此条件下对红花的消解较为完全,与其他方法相比更加安全高效。3.利用ICP-MS对32批红花样品中9种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检测条件为:RF功率1550w;载气流量(Ar)1.02L/min;辅助气流量(Ar)0.35 L/min;碰撞气流量(He)5 L/min;蠕动泵0.1 rps;采样深度8 mm;重复次数3次;调谐模式为He气模式;雾化室温度2℃;稳定时间25 s。该方法测定的32批红花药材中的 9 种微量元素的含量为:Mg:837~2775 μg/g、Ca:1062~4260 μg/g、Cr:0.19~4.31μg/g、Mn:19.34~46.31 μg/g、Fe:200.49~1217.00 μg/g、Co:0~0.35μg/g、Cu:8.37~16.47 μg/g、Zn:0.29~3.21 μg/g、Cd:0.01~0.06 μg/g。4.建立了红花的电化学指纹图谱,条件:37℃,加药量1.0 g,浸出时间15 min,在 BrO3--Ce4+-H2SO4-丙二酸-酒石酸振荡体系中,c(H+)为 2.0 mol/L,c(BrO3-)为 0.8 mol/L,c(Ce4+)为 0.01 mol/L,c(丙二酸)为 0.1 mol/L,c(酒石酸)为0.011 mol/L。该条件下的电化学指纹图谱较稳定,测得32批红花药材的电化学指纹图谱的特异性良好。电化学指纹图谱反应的是药材的群集信息,通过指纹图谱的形状可以看到不同产地的红花,其电化学指纹图谱差异性较大,从指纹图谱上的参数,可以更准确的反映出不同产地红花的差异性,因此,相比测定单一成分含量,电化学指纹图谱无需复杂的前处理过程,就可以反映药材的产地差异,这为红花药材质量标准提升提供了技术参考及数据支持。5.对32批红花样品的各项检测结果分别进行聚类分析。红花的质量与其产地有着直接的联系,对红花药材进行产地识别,以便进一步对不同质量的红花进行产地溯源,确保药材产地信息的可追溯性,为整体提升红花质量,筛选优质红花提供技术支持。从聚类结果来看,只根据药典规定的指标,无法有效对红花产地进行区分,因此需要借助其他方法技术,提升红花质量标准。聚类结果显示,新疆和青海红花总能聚为一类,结合土壤质地分布图,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新疆和青海地区的土壤中砂土含量比其他地区高,温度、湿度、海拔和气候等环境因素也可能是影响红花质量的关键,这也为本文的后续研究提供了展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