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两栖类的数量有急剧下降的趋势,已有研究表明,两栖类的数量下降与其所处环境的污染有一定的关系,而农药的大量使用又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本研究以东北地区常见的两种有尾两栖类(极北鲵和东北小鲵)为研究对象,以常用的除草剂阿特拉津和杀虫剂毒死蜱为染毒物,检测了这两种农药对这两种有尾类蝌蚪的急性毒性、生长发育毒性、氧化应激损伤,并通过HE染色,从病理学角度分析了两种农药对蝌蚪肌肉和肝脏的病理损伤。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阿特拉津对极北鲵蝌蚪和东北小鲵蝌蚪96 h的LC50分别为2.6 3 mg/L、4.29 mg/L;毒死蜱对极北鲵蝌蚪和东北小鲵蝌蚪96 h的LC50分别为0.11 mg/L、0.16 mg/L;二者混合液对极北鲵蝌蚪和东北小鲵蝌蚪96 h的LC50分别为0.18 mg/L、0.28 mg/L。生长毒性实验表明:阿特拉津和毒死蜱无论是单一暴露还是联合暴露,都会抑制蝌蚪的体长和体重,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大。暴露末期各染毒物高浓度组对东北小鲵蝌蚪体长和体重的抑制率分别为:阿特拉津15.3%、17.2%;毒死蜱16.2%、18.4%;联合22.6%、34.6%。各染毒组对极北鲵蝌蚪体长和体重的抑制率分别为:阿特拉津15.1%、18.1%;毒死蜱17.6%、24.7%;联合27.6%、34.8%。随着暴露浓度的增加和暴露时间的延长,SOD、CAT、GSH-PX整体呈下降趋势,MDA含量呈上升趋势。暴露末期,与对照组相比,东北小鲵蝌蚪SOD、CAT、GSH-PX分别降低32.6%、58.8%、29.6%;极北鲵蝌蚪SOD、CAT、GSH-PX分别降低52.3%、73.4%、54.3%。HE染色结果显示:经染毒后,极北鲵和东北小鲵蝌蚪出现肝细胞肿大、染色质减少,肌肉组织发炎,肌纤维断裂、崩解等现象。通过恢复实验发现,当环境得到改善时,无论是生长发育、组织病理学还是抗氧化酶活性,机体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得到修复。本研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阿特拉津和毒死蜱对极北鲵蝌蚪和东北小鲵蝌蚪的毒理影响,充实了农药对两栖类毒理影响的研究,以期为农药的合理使用和两栖类的环境保护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