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零价铁改性生物炭对富营养化水体中磷的吸附与再利用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shen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量的磷随着地表径流进入水体是造成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同时磷也是一种有限且不可再生的资源。因此,采取经济有效的方法从废水中回收磷,对于减少水体富营养化和缓解磷资源短缺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废弃的生物质材料-芦苇制备纳米零价铁改性生物炭(Nano zero-valent iron modified biochar,n ZVI-BC),评估不同热解条件下制备的n ZVI-BC对磷的吸附性能,通过各种表征手段(XRD、FIRT、XPS和SEM-EDS)探究其对磷的吸附机理。实验模拟不同水环境条件,探究生物炭(Biochar,BC)对上覆水和底泥中不同形态磷的含量的影响,并研究添加BC对小试实验中的底泥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此外,分析将吸附磷的BC施加到土壤中对小麦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探索将其作为缓释磷肥的可行性。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确定了n ZVI-BC的最佳制备方法。将芦苇在不同热解温度(300°C、500°C、700°C和900°C)下热解制备n ZVI-BC,对其进行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实验。700°C制备的n ZVI-BC(Fe-700-BC)具有最好的磷吸附性能,其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等温线模型,根据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得到Fe-700-BC对水中磷酸盐的饱和吸附容量为95.2 mg/g。(2)研究了n ZVI-BC对磷的吸附机理。Fe-700-BC的SEM图像显示n ZVI成功附着在BC表面,使其表面变得粗糙。纳米零价铁降低了BC的电负性,使Fe-700-BC更容易吸附磷。此外,XRD和XPS结果表明,磷与Fe-700-BC发生沉淀、离子交换和内球络合等反应,在BC的表面和内部可能形成新的Fe-P晶体,主要为Fe PO4。(3)分析了不同环境条件(有无底泥,有无扰动、有无藻类)下Fe-700-BC对上覆水和底泥中磷的去除。结果显示,Fe-700-BC的存在有利于减少上覆水中总磷(Total Phosphorus,TP)和可溶性反应磷(Soluble Reactive Phosphorus,SRP)的浓度,其中SRP几乎完全被去除。Fe-700-BC通过降低上覆水中磷浓度间接达到抑制藻类生长的目的,同时Fe-700-BC中所含的铁元素也影响叶绿素a形成;同时,在扰动条件下,沉积物中磷的高释放量和Fe-700-BC的强吸附共同作用导致有Fe-700-BC存在的反应器中吸附无机磷(Weakly Adsorbed Inorganic Phosphorus,WA-Pi)、潜在的活性无机磷(Potential Active Inorganic Phosphorus,PA-Pi)和Fe/Al结合态无机磷(Fe/Al-bound Inorganic Phosphorus,Fe/Al-Pi)的含量明显降低。Fe/Al-Pi是沉积物中无机磷的主要存在形式,但有藻类存在的情况下,在水-沉积物交换界面的Fe/Al-Pi含量增加。(4)研究了BC对微生物群落以及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Fe-700-BC后对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和丰富度影响不明显。将从小试实验中收集吸附磷后的Fe-700-BC(P-laden BC)应用于土壤中,低浓度P-laden BC对小麦幼苗的生长表现为促进(0.5 wt%),而高浓度则表现为抑制(1 wt%和2 wt%)。重金属含量检测结果表明,P-laden BC含有的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施用于土壤中安全且可靠。
其他文献
磷元素是植物体内重要的组成元素可以参与诸多生长代谢活动,磷元素的缺失将极大的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现阶段我国大部分耕地土壤都面临着可利用磷不足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土壤物质复杂易将磷素固定成无效磷而在土壤中堆积。长期过量的磷肥施用不仅造成农业上土壤板结化严重,农产品品质下降,还引发了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这些无效磷只有通过一系列的转化形成可溶的离子型磷酸盐或分子量较低的有机磷酸盐才能应用于作物,目前最有
目的:检测G蛋白信号调节蛋白1(G-protein signaling modular 1,GPSM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GPSM1对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探讨GPSM1影响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方法:1、检索TCGA数据库中有关GPSM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2、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
第一部分LncRNA MIAT在胶原诱导性关节炎中的表达及其在炎症反应过程中的作用目的:分析长链非编码RNA MIAT的表达在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与正常小鼠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探讨LncRNA MIAT在巨噬细胞炎症反应过程中的作用。方法:GEO数据库检索相关数据并分析正常对照小鼠与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LncRNA MIAT的表达情况。构建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模型,HE染色切片观察炎性细胞浸润情况,
目的:由于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罕见性和前瞻性临床试验的缺乏,导致我们对其生物学、治疗信息和预后的认识有限。而目前对于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主要治疗途径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疗治疗。其中,根治性手术治疗可能是大多数患者首选的治疗策略,而对于部分肿瘤较大的患者,在手术切除后接受辅助治疗或许可以预防疾病的再次发作,使其获得更多的生存获益。本研究旨在通过对1988年至2016年美国SEER(监测、流行
梭子花边工艺兴起于欧洲,随着欧洲传教士的步伐传入中国,曾经经历了几度繁盛,从一些画报当中也可以看到花边的应用方式。各种花边被传教士按照地区分类传授给烟台各个地区,与当地文化融合后逐渐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各式花边被人们统称为烟台“八大边”。近些年海内外的相关人士也对其工艺、款式、历史源流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本文通过运用查阅相关文献、田野考察等多种方式。从蓬莱梭子花边的演变着手研究,追溯到梭子花边工艺的起
目的:(1)观察幼年时接受头部放射对大鼠成年后体重和摄食的影响。(2)探究幼年头部放射对雌性大鼠循环雌激素和下丘脑雌激素α受体(estrogen receptorα,ERα)的影响。(3)探究幼年头部放射对雌性大鼠脂代谢的影响。(4)探究幼年头部放射对雌性大鼠糖代谢的影响。方法:(1)通过对幼鼠进行头部放射,观察放射对体重和摄食的长期影响。(2)通过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幼年头部放射对雌性大鼠下丘脑ER
青光眼是一种由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导致的退行性视网膜神经性病变,是全球第二的致盲眼病。高眼压是青光眼重要的致病因素。房水产生与外排的失衡是导致高眼压的主要原因。房水由睫状体产出,通过位于虹膜与晶状体之间的缝隙而进入眼前房,通过房水外排途径排出眼睛。值得注意的是,80%-90%的房水外排阻力来自包括小梁网-Schlemm管在内的传统流出途径。小梁网细胞(trabecular meshwork,TM)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植物染色工艺与扎染工艺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人类的智慧与创造力,体现了人们对美的理解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被不断应用在现代设计中,引起了笔者对于植物染色与扎染结合应用在现代服装设计领域中的研究兴趣。基于此,本课题分为三部分,以桑葚作为染料来源,与扎染工艺相结合对其在丝绸服装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深入探究。首先笔者以桑葚染料替代桑葚鲜果,突破传统
【目的】:通过比较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患者与健康对照组龈沟液中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和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水平及两者比值的差异,探究HUA对牙槽骨成骨与破骨活性的影响。【方法】:对2020年-2021年口腔正畸科及痛风专病门诊18
健康的植物组织内部含有许多不引起明显致病症状的真菌,常被称为植物内生真菌。这些内生真菌和宿主植物互惠共生且长期协同进化。在这种互惠关系下,内生真菌及其次级代谢产物显示出多种功能,包括保护宿主植物免受病原微生物的侵害以及调节宿主植物的新陈代谢过程等。因此,对植物内生真菌进行深入化学研究,有助于药物先导化合物的发现,服务于创新药物研发。十大功劳是小檗科十大功劳属植物,为我国传统中药材。该植物的根、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