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篇论文以本雅明的电影美学理论为基础,大众文化的主要载体——电影为分析对象,对当代文化的未来走向进行分析。回顾文化载体的流变对文化内容的影响,分析在不同的文化载体中,人们的审美体验会产生怎样的变化。在以口传和印刷为主要载体的文化时代,人们的审美体验离不开语言,但是在新兴的电子传媒文化中,人们的传统审美体验方式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对于这种新的变化我们应当客观的看待,而以往建立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美学理论亟待调整。
应该看到,在新的技术所产生的文化载体上——以电影为主——已经产生了一种新的文化形式即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具有商业性、娱乐性、大众媒介性等特征,它在为受众提供艺术产品的同时也将自身独特的审美方式带给大众,对传统的文化审美方式产生威胁,其中最有力的工具就是电影。
本文在对比口传文化、印刷文化、电子传媒文化三种文化所产生的不同审美体验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随着文化的载体由文字过渡到图像,人们的审美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机械复制技术所产生的大量复制品消解了艺术的“光晕”,文化的产业化生产使这种文化必须要迎合大众的审美趣味,电影采用的方法就是不断的制造视觉奇观来吸引观众以实现商业目的。于是,在利益的驱动下,电影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保持观众对其“惊诧”的感觉,发展到现代出现了同以往平面2D电影不同的立体3D电影。在3D电影产生之初,受其技术条件限制,发展一度出现停滞。在同IMAX技术结合之后,立体电影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这种立体的视觉效果可以营造出逼真的现实环境,用技术的手段实现人们的审美移情效果,赋予观众以参与感。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大众文化用电影、电视等传媒载体在短时间内就获得了主导文化的地位,在中国也不例外。中国的文化存在着传统文化、官方文化和精英文化三种类型,新兴的大众文化消解了传统文化的审美核心——“意象”,使审美更加变得直观,在降低文化参与门槛的同时也束缚了大众的想象力。在改革开放的影响下,大众文化在中国登陆,并迅速得到了欢迎,“高、大、全”的艺术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大众的文化需要。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官方文化对于大众文化的态度也开始改变,甚至出现了二者结合的倾向,尤以官方文化与电影的结合最为引人瞩目。精英文化曲高和寡的审美趣味使自身同大众产生了隔阂,而IMAX3D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为其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该电影以技术为包装,以人性探讨为内容,在制造视觉奇观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画面背后隐含意义的探讨。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对于新的变化我们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大众文化和其它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既互相排斥又互相借鉴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传统文化、官方文化、精英文化被逐渐边缘化也是不争的事实。但同时我们不能太过悲观,因为技术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文化的变化也同样是客观存在的。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做到将文化更好的同大众实际要求相结合,体现文化的人文关怀才是我们要注意的。对于新技术,我们既不能过分恐惧也不能过分依赖,只有合理利用新的艺术工具才能使文化焕发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