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睡眠状况、父母教养方式状况,并探讨家庭中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的影响,以及睡眠状况在两者间的中介效应,为有心理行为问题儿童的早期家庭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整群抽样方法在湖北省12所幼儿园中抽取3167名学龄前儿童,对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家庭特征、父母教养方式、睡眠状况、情绪行为问题等。使用SPSS 22.0进行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分析和相关性分析,采用Amos 21.0进行路径分析。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3167名3-6岁学龄前儿童,其中男童1724人(54.4%),女童1443人(45.6%)。平均年龄4.4±0.90岁,3-4岁的有1136人(35.9%),4-5岁的有1070人(33.8%),5-6岁的有961人(30.3%)。2、父亲支持/参与维度、敌意/强制维度得分分别为34.98±8.52和17.71±6.26;母亲支持/参与维度、敌意/强制维度得分分别为38.85±7.76和18.13±6.59。母亲的支持/参与维度得分高于父亲,且女孩的父亲支持/参与维度得分高于男孩,而男孩的父亲敌意/强制维度得分高于女孩。3、儿童睡眠习惯量表得分为47.52±5.85分,有79.0%的儿童存在不同的睡眠问题。各类睡眠问题中最常见为睡眠阻抗,发生率为64.7%,其次是睡眠焦虑48.4%,睡眠持续时间34.6%,发生率最低的是睡眠呼吸障碍4.1%。4、SDQ困难总得分为10.58±4.35分,总得分异常的有303人,占总人数的9.8%。各个维度中得分异常率最高的是同伴因子,异常率为23.1%,其次是多动因子(17.4%)和亲社会因子(13.2%)。女童的情绪因子、亲社会因子得分高于男童,多动因子、同伴因子和SDQ总得分低于男童,品行因子、同伴因子得分随着年龄增大而降低,亲社会因子得分随着年龄增大而增高。5、父母支持/参与与睡眠状况(β=-0.12,β=-0.09)和SDQ总得分(β=-0.14,β=-0.14)均呈负相关,与亲社会因子得分呈正相关(β=0.14,β=0.22);父母敌意/强制与睡眠状况(β=0.07,β=0.17)和SDQ总得分(β=0.17,β=0.17)均呈正相关,与亲社会因子得分呈负相关(β=-0.05,β=-0.04);CSHQ总得分与SDQ总得分、亲社会因子得分之间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26和-0.10。结论:1、学龄前儿童的父母对其子女的教养方式均以支持/参与为主,并且母亲的支持/参与维度得分高于父亲。相较于女孩,父亲对男孩的支持/参与维度得分更低,敌意/强制维度得分更高。2、学龄前儿童睡眠问题比较突出。睡眠状况得分异常率(CSHQ总分>41)为79.0%,各类睡眠问题中最常见为睡眠阻抗,其次是睡眠焦虑、睡眠持续时间,发生率最低的是睡眠呼吸障碍。3、学龄前儿童情绪行为总得分异常率为9.8%,处于我国各地区异常率(6%-26%)的中间偏低水平。得分异常率从高到低分别是同伴因子、多动、亲社会因子、品行因子和情绪因子。男童情绪行为异常检出率高于女童,随着年龄增大,儿童情绪行为问题得到改善。4、父母支持/参与教养方式与儿童睡眠状况、情绪行为问题呈负相关,敌意/强制教养方式与儿童睡眠状况、情绪行为问题呈正相关;儿童睡眠状况与儿童情绪行为问题呈正相关,且在父母教养方式和儿童情绪行为问题间有中介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