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农民工”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群体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他们已经离开了农村,从事城镇中的工作,但却在不同城市之间以及城乡之间不断流动。因此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一直是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国内学术界研究的热门话题。其中,养老保险又是重中之重。因为养老保险并不像工伤或医疗保险,是当期支付的险种;它是一种具有时间跨度的保险,这个跨度可能长达三四十年。由于存在较长的时间跨度,养老保险便存在着账户转移接续等一系列问题。农民工的身份性质及其个人属性(例如教育程度、收入水平等)与城镇职工存在着很大差别,心理预期和诉求也与城镇户口职工人不相同。例如,大部分农民工喜欢把钱用于当下的消费而非未来的投资;又如,大部分农民工仍然觉得农村社会养老才是可以依靠的。养老保险与农民工群体都存在着各自的特殊性。因此,设计出一套适合我国城市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当然也非常困难。本文力求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把城市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分为“制度因素”和“非制度因素”两大类,通过介绍旧制度和现行制度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来研究制度因素对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影响。对于非制度因素,本文又将其分为农民工的“个人属性”、“主观意愿”和“企业因素”两类,结合对济南市城市农民工的实证分析,验证这些因素是否能够显著影响农民工参保,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几点针对性政策建议。本研究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引言,第一节介绍选题意义;第二节界定相关概念(养老保险、城市农民工、现收现付与累积制、缴费确定与待遇确定型);第三节回顾已有文献,包括国内研究和国外研究,总结其研究倾向;第四节研究思路与方法,包括本文的研究逻辑框架、采用的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以及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章分析我国2009年以前的城市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分析。国家于2009年年底出台了新政策,该政策从制度层面部分解决了农民工养老保险的转移接续难题。这一年是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历史沿革的一道分水岭,首次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了城镇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这使农民工的个人账户和部分社会统筹基金起码能够从制度层面顺利在全国范围内自由转移而不会受到不同地方的区别对待。本章按照地方、中央的划分方法来介绍。首先对每一种制度进行描述、概括,然后再对它们的优点和缺点进行分析和总结。第三章为2010年之后的现行制度介绍和特点分析,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本章以转移接续为重点,从正反两方面分析现存制度对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影响。第四章为实证分析部分,以济南市为例,重点分析城市农民工“个人因素”、“主观意愿”和“企业因素”对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本章将对研究样本进行描述,对变量进行选择和定义,对研究方法进行介绍,建立多个研究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得到相应结论。第五章在研究结果和结论的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本文的一手数据来源于笔者于2010年6-8月发放并回收的2123份有效调查问卷,以及与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工作人员的访谈;二手资料来源于现有的国内外研究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