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王安忆是中国当代最具有影响力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王安忆在各个时期均有佳作问世,其代表作《长恨歌》,讲述了一个上海女人王琦瑶四十年来的情与爱,更是获得“茅盾文学奖”。《长恨歌》英译本也于2008年由哥伦比亚大学出版,其译者白睿文和陈毓贤为此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译者虽力图再现原文,却由于文化的不同,未能全面对等地反映出原文的信息和内容,进而导致英译本读者无法感受到与原文读者心中相同的王琦瑶形象。王安忆曾经提到上海女人王琦瑶是上海这座城市的代言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的上海是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上海文化,又名海派文化。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上海在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又吸收融合了西方传入的文化,创立了富有独特个性的海派文化。本文从西方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的保留及上海本土文化的体现等方面分别对王琦瑶形象进行了阐释。由于完全对等的翻译是不存在的,我们所说的每一个字都是在不同的语境之下当场被创建的,时间却在流逝,译者赋予文本崭新的面貌使之能与另一语言读者交流,但译文却已经异于原文。文学在不同的文化传播中,就会面对不同的文化模式,也会呈现出变异的状态。变异性是文学与文化交流的一个基本事实,所以英译本中王琦瑶形象的变异是必然的。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第二章文献综述部分呈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作者王安忆及其作品《长恨歌》的相关研究。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第三章举例论证在海派文化影响下,译本中的王琦瑶时髦,舍身取义,精明等特质是原文内容的再现。然后本文以女性主义及变异学理论为基础,重点研究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用的翻译策略使王琦瑶形象产生了变异。译本中的王琦瑶积极主动对爱展开追求,勇于结成女性联盟从而摆脱对男性的依附获得的独立。第四章总结造成译者有意或无意使王琦瑶形象产生变异的主要原因。第五章作为结语对以上内容进行简要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