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通过室内批实验和柱实验的研究方式,考察了氨氮在实验介质中的吸附、硝化反应的最佳实验条件和序批式柱实验中氨氮的去除率以及去除动力学,提出了以增加包气带含水量并强化生物通风为治理措施的的强化生物治理技术。结果表明,25℃时氨氮在实验介质中的等温吸附曲线极好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R2>0.9),静态饱和吸附量为0.526 mg/g。这表明,场地包气带介质对氨氮的吸附能力良好,具有一定的防污性能;同时也说明场地包气带中吸附的氨氮含量较高,一旦场地条件发生变化,由此引起的氨氮释放会造成重大污染。此外,采用200mg/L的氨氮溶液对实验介质进行动态淋滤吸附试验,动态吸附容量为0.151 mg/g,小于同等条件下静态吸附的吸附量(0.225 mg/g)。包气带中氨氮污染的去除过程中,土壤含水量的多寡以及好氧环境的营造是影响硝化作用的最重要因素。外接菌种的引入对氨氮的硝化作用效率影响不显著,但是可以减轻亚硝酸盐的积累。参与土壤硝化反应的菌种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且培养方式简单,这对实际场地氨氮污染的修复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只要反应条件适宜,吸附在包气带土壤中的氨氮可以全部转化为硝态氮,从而在后续的处理过程中实现完全脱氮。柱实验结果表明,氨氮的空间分布特征主要受挥发、吸附/解吸和硝化作用的影响。在本实验条件下,硝化作用从反应第5-6天开始发生,历经20余天的反应,氨氮的去除率可以达到50~70%。柱实验中,通风方式对包气带中氨氮污染的具有重要影响。通风量过小会引起硝化作用速率变慢、反应发生不完全以及中间产物NO2-的积累;通风量过高会导致水分的挥发,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反应。因此,确定合理的通风方式和通风量仍是后续实验需要考察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