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隶属于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雅罗鱼亚科(Leuciscus),草鱼属(Ctenopharyngodon),具有生长快、养殖成本低等优点,为池塘、湖泊和水库的主要养殖对象,是我国淡水渔业中最重要的养殖品种之一。草鱼分布在亚洲的各大江河水系,在中国除新疆和青藏高原无自然分布外,在其它主要的河流、湖泊都有分布,形成了草鱼丰富的种质资源。近年来,由于酷捕和水环境的污染使得自然界草鱼种群数量明显下降。因此,为有效利用这一淡水鱼类资源,需对不同水系的草鱼群体的遗传背景进行分析,为草鱼选育奠定基础。另一方面,由于草鱼性成熟周期长,亲鱼个体大等原因,给良种选育带来困难,目前草鱼尚未获得遗传改良的品系。利用DNA遗传标记进行辅助选育已经成为动物育种过程中的重要方法。筛选和利用与草鱼经济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可有效提高选择效率,缩短育种年限,对加快培育具有优良经济性状的草鱼养殖品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拟从草鱼的EST数据库中筛选微卫星分子标记,利用微卫星标记对长江水系群体(石首、监利、长沙)和珠江水系草鱼群体(清远、肇庆)的遗传结构进行分析。同时,筛选与草鱼生长性状相关联的微卫星分子标记,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草鱼EST-SSR标记的开发。以草鱼脑、肌肉、肝等组织构建cDNA文库,经测序获得ESTs序列760000个,再用trf(tandem repeats finder)软件从中筛选微卫星序列共5556个,据此设计EST-SSR引物118对,其中19对EST-SSR引物能够扩增出带型清晰且多态性较高的谱带。2、草鱼5个不同地域群体的遗传结构分析。利用已开发的19个EST-SSR标记研究三个长江水系群体(石首CS、监利JL、长沙SS)和两个珠江水系群体(清远QY、肇庆ZQ)草鱼的遗传结构,共获得93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为2~8个,平均为4.89个;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5个群体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范围为0.4154~0.4604,显示草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偏低;平均观测杂合度(Ho)范围为0.4158~0.5013,平均期望杂合度(He)范围为0.4506~0.5028,其中,长沙群体平均期望杂合度最高0.5028,监利群体的平均观察杂合度和平均期望杂合度均最低,分别为0.4158和0.4506,石首群体、肇庆和清远群体居中,即长沙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高,监利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低;对数据进行F-检验,结果表明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程度低。Hardy-Weinberg平衡的卡方检验结果表明5个群体均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平衡;聚类分析显示长沙群体(CS)、石首群体(SS)与监利群体(JL)聚成一支;肇庆群体(ZQ)与清远群体(QY)聚成一支,这与草鱼群体的流域分布相一致。3、草鱼生长性状相关联的EST-SSR标记筛选。利用草鱼EST(expressed sequence tags)数据库开发的18条EST-SSR标记对草鱼养殖群体进行基因型与生长性状关联分析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关联分析得到6个微卫星位点(13118、13305、24017、35939和40698)与体重,体长和体高显著或极显著相关(P<0.05或P<0.01)。对差异显著的位点进行不同基因型间与生长性状的多重比较,获得了与体重,体长和体高等生长性状相关的有利基因型,他们是13118位点的BB、13305位点的AD、24017位点的AC、25085位点的BE、35939位点的BB和40698位点的BB。将上述6个微卫星位点上的EST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BLAST比对,其中有2条EST序列与已知功能的基因序列高度同源,24017序列与鲤鱼自然杀伤细胞增强因子(NCEF)同源性水平高达86%,25085序列与草鱼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的基因同源性水平达到80%。应用这18个微卫星位点对草鱼随机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到82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4.556个,每个位点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为2~9个,群体的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4529,平均期望杂合度和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4571和0.4017,表明该群体遗传多样性处于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