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moma,HCC)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五大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外科治疗包括手术切除和肝移植是最有希望治愈的手段。但是,前者由于肿瘤处于进展期、合并肝硬化、和/或毗邻大血管等原因使得手术切除率仅为20~30%。而后者则由于供体来源有限、移植费用高昂以及适应症范围窄等因素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应用。对不能手术治疗的病人,目前多采用各种非手术治疗方法,包括瘤内无水酒精注射、微波或射频消融、经肝动脉栓塞化疗等,但总体疗效尚不尽满意。因此,积极探索新的肝癌治疗手段就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和社会意义。
随着对肿瘤分子生物学、免疫学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已逐步认识到免疫系统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肿瘤细胞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逃避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攻击:(1)低表达或不表达HLA/MHC分子;(2)肿瘤抗原表达缺陷;(3)肿瘤细胞不表达Fas和/或表达FasL;(4)肿瘤细胞共刺激分子表达下调或缺陷;(5)肿瘤细胞分泌免疫抑制因子。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针对上述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避机制,人们开始采用基因转染手段,通过逆转录病毒、腺病毒等载体将外源基因导入肿瘤细胞内,制成基因修饰肿瘤疫苗(Gene Modified Cancer Vaccine),提高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或加强抗原提呈细胞加工处理肿瘤抗原的能力,从而诱导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常用于基因修饰肿瘤疫苗的外源基因有:①细胞因子基因;②共刺激分子、黏附分子基因;③编码特定外源蛋白的基因;④抑癌基因与凋亡基因;⑤肿瘤相关抗原基因;⑥多基因联合修饰。寻找能够诱导高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低正常组织损害的外源基因是当前基因修饰肿瘤疫苗研究者的主要目标。由Mauri等在1998年发现的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TNFSF)成员之一的LIGHT正是这样一种基因。人源LIGHT(hLIGIHT)是含有240个氨基酸残基的Ⅱ型跨膜糖蛋白,分子量为29kD。鼠源LIGHT(mLIGHT)是由23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分子量为26.34kD,其氨基酸序列与hLIGHT具有77%同源性。LIGHT正常情况下只在活化的淋巴细胞、NK细胞、未成熟DC上表达。目前的研究表明LIGHT诱导的抗肿瘤免疫主要与其两种膜受体HVEM及LTBR的作用有关:(1)LGHT与淋巴细胞表面的HVEM受体结合后能够通过提供淋巴细胞增殖所需共刺激信号以及诱导产生INF-γ、GM-CSF等细胞因子的方式活化CD8+T淋巴细胞;(2)LIGHT与肿瘤间质细胞表达的LTβR结合能够刺激间质细胞释放IL-6、CCL21等一系列细胞因子、趋化因子,促进CD8+T淋巴细胞的活化和迁移。
鉴于LIGHT与其受体结合后能产生一系列重要的免疫刺激作用,已有作者探讨LIGHT基因转染肥大细胞瘤P815细胞、纤维肉瘤Ag104Hd细胞、结肠癌MC-38细胞等,并证明它们可在体内诱导特异性抗肿瘤免疫,抑制肿瘤的生长。既往已成功通过基因转染途径构建了稳定表达mLIGHT基因的肝癌细胞,并证明了表达mLIGHT基因的肝癌细胞株在体内生长受到明显抑制,提示LIGHT基因在肿瘤细胞的表达有助于机体产生特异性抗肿瘤免疫,从而抑制肿瘤生长。本实验以灭活的转染mLIGHT基因的肝癌细胞为肿瘤疫苗,采用C57BL/6小鼠皮下肝癌移植瘤进一步探讨其在预防与治疗肝癌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