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头颅侧位片测量及模型分析,得出在正畸结束后一年半到三年的保持期内,上颌第一磨牙在矢状向、横向、垂直向位置变化;探究上颌第一磨牙在保持期间三维方向上的稳定性及变化趋势,并分析不同因素对稳定性的影响。方法:1.选取32例完成正畸治疗、保持一年半到三年时间的骨性I类或II类患者,收集其治疗前(T1)、治疗结束时(T2)、保持一年半到三年后(T3)的头颅侧位片。在头颅侧位片上测量上颌第一磨牙矢状向及垂直向位置变化,其中矢状向线距指标:上颌第一磨牙近远中接触点到翼上颌裂垂线距离平均值(U6MD-PTV)、牙合缘中点到翼上颌裂垂线距离(U6Occ-PTV),前鼻棘点至翼上颌裂垂线距离(ANS-PTV);矢状向角度指标:上颌第一磨牙牙轴与SN平面交角(∠U6MD-SN,∠U6-SN)、与腭平面交角(∠U6MD-PP,∠U6-PP);垂直向指标:上颌第一磨牙近远中接触点到腭平面距离平均值(U6MD-PP)、牙合缘中点到腭平面距离(U6Occ-PP)。计算T3-2期间上述指标的变化值,检验其保持期变化是否具统计学意义。依据矢状骨面型、垂直骨面型、智齿类型、减数与否分组,对保持期间各指标变化进行组间检验。2.选取42例完成正畸治疗、保持一年半以上时间的患者,收集其治疗前(T1)、治疗结束时(T2)、保持一年半后(T3)模型,测量双侧上颌第一磨牙中央窝间距(W)、近中颊尖间距(WBM)、近中腭尖间距(WMP)、远中颊尖间距(WBD)、远中腭尖间距(WBP);并计算T3-2期间上述指标的变化值。检验保持期间上颌第一磨牙宽度及不同牙尖间距变化有无统计学差异,探究其有无旋转趋势。依据有无减数治疗将样本分组,检验上述指标变化有无组间差异。结果:(1)保持期间,上颌第一磨牙的矢状向位移表现出近中移动,U6MD-PTV及U6Occ-PTV的变化值分别为(1.77±2.10)mm、(1.72±2.15)mm;骨性II类组较I类组近中移动更显著(P<0.05)。牙轴表现为进一步近中倾斜(P<0.05),其中低角组稳定,均角及高角组改变显著(P<0.05)。(2)垂直向表现为持续萌出(P<0.05),U6MD-PP及U6Occ-PP的增大值分别为(0.82±0.96)mm、(0.85±1.02)mm,高角组变化值最大。(3)上颌第一磨牙中央窝间距在保持期增大(0.49±0.88)mm(P<0.05);远中颊尖及近中腭尖间距表现为增加(P<0.05),近中颊尖及远中腭尖间距无明显变化(P>0.05)。(4)保持期有无上颌阻生智齿对上颌第一磨牙位置的稳定性没有影响(P>0.05)。(5)是否减数治疗与保持期间上颌第一磨牙的稳定性无关(P>0.05)。结论:(1)矢状向上,上颌第一磨牙表现为近中移动和近中倾斜。其中骨性II类组表现出显著的近中移动;均角及高角组表现出显著的近中倾斜。(2)垂直向上,上颌第一磨牙表现为持续萌出;高角组患者的改变量明显大于低角及均角组。(3)横向上,双侧第一磨牙间宽度增大,并伴有近中腭向旋转的趋势。减数治疗与否对上颌第一磨牙磨牙稳定性没有影响。